本报讯 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采取全方位开展国土绿化、积极打造产业矩阵、加快融合发展等有效措施,我市多措并举激活林业产业新动能,林业产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一季度林业GDP产值1.11亿元,同比增长7.24%。
我市全方位开展国土绿化,聚焦年度绿化目标,抢抓春季造林时机,积极挖掘造林空间,围绕城镇、村庄、道路沿线、水利工程、废弃矿山、采煤沉陷区等区域绿化,全面提升绿化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植树造林6813亩,森林质量提升10860亩,完成农田林网建设329.2公里。积极打造产业矩阵,大力引导林业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持续推进林下种养殖及森林康养融合发展,打造涵盖林下中药材、林下食用菌及森林康养等多元化产业矩阵,一季度全市林下特色种养业完成面积2.95万亩,其中林下种植1.82万亩,林下养殖1.13万亩,总产值1.37亿元。在加快融合发展上,主动探索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林业+旅游”“林业+文化”等发展模式。结合森林资源和文化特色,用好舜耕山花卉小镇等综合性平台,打造森林旅游线路,成功举办八公山梨花诗会、盆景花卉展等各类森林文化节活动,持续提升绿美淮南的综合效益。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强化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初步设立1315个森林防火网格,织密 “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 四级森林防火责任体系。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开展了古树名木新一轮排查工作,加大《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宣传力度,对现存123棵古树名木更换“新身份证”。
(本报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