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帮扶解难题 乡村振兴增后劲

本报记者 刘银昌

版次:01  2025年04月17日

“营养钵育苗对提高水稻产量有着关键作用,苗地当前要抓紧深耕晾晒,杀虫杀菌,为育苗做好准备工作。”4月14日一大早,凤台县关店乡陈庙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刘辉踏着晨露,带领农技人员来到村民家中,为村民和水稻育秧合作社的人们讲解水稻育秧技术:“再过一个星期,就要大面积育秧了,大家要齐心协力,为今年的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我们是第九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衔接乡村振兴工作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让一户脱贫户返贫,工作队入驻后,立即对脱贫户、监测户及其他群众进行走访调查,掌握第一手真实资料。与脱贫户、监测户进行座谈,及时制定帮扶计划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措施。”刘辉告诉记者。

据了解,陈庙村脱贫户有31户是因病致贫、12户因残致贫、5户因学致贫、18户五保老人,他们绝大多数不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和条件。工作队认真做好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兜底保障工作,把每一户脱贫户、监测户应享受脱贫政策及政策落实情况做成明白纸,张贴上墙,指给群众看、说给群众听,让脱贫户、监测户心里明白、心中暖和。

由于采煤沉陷区原因,陈庙村2990亩耕地现已沉陷1400亩,另有1500余亩农田仍在耕种中。但因受沉陷影响,部分耕地存在路、渠不畅等问题,工作队把调查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2024年,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对800余米田庄供水沟塘进行清淤,600余米生产水渠加深加宽,800余米灌溉水泥渠加高,修铺矸石路400余米,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村有居民3481人,外出务工约1800人以上。驻村工作队积极为村民想办法,与省市县劳务部门联系,拓宽就业渠道。村里的脱贫户王雪、王智、唐超、田合徐等务工收入稳定,实现了防返贫目标。”工作队工作人员介绍说,脱贫户童明新有养牛经验,工作队请来县里专家多次对他进行培训,还为他联系牛肉销路,去年养牛收入达到20多万元。工作队在走访中发现脱贫户王金领、叶万深、田华宾三户住房存在安全隐患,及时协调村组织向上级争取资金,分别为三户搭建钢构彩板房一间;退役军人脱贫户唐家安身患多种疾病,他们及时与乡退役军人服务站沟通,并向选派单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报告,为其申办退役军人困难救助金2000元;唐圩庄拆迁安置户唐国立80岁高龄,因嫌安置楼层高,上下楼不便不愿搬迁。工作队获悉后,多方联系为其提供借居敬老院、租赁民房以及置换安置房等多种搬迁选择,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乡村振兴是国家繁荣的基石,也是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工作队将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密切配合,努力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交上合格答卷。”刘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