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市政协四次会议召开期间,市政协委员、民建会员,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孙垂强的大会发言《用足以旧换新政策 激发消费市场潜能》倍受与会人员关注。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志强在听取发言后当即批示,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举措。2024年,我市制定《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工作方案》,印发《安徽省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实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个人乘用车报废和置换更新及家装消费品“焕新”行动,激活了消费市场“一池春水”。截至2024年12月27日,全市累计核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府补贴1.49亿元,带动销售额10.23亿元,资金兑付率居全省前列。其中,汽车报废更新补贴5750.5万元(申请3200件),汽车置换更新补贴3407万元(销售额40685万元),家电及家装厨卫补贴5742万元(销售30252万元),“两新”政策惠及消费者近8万人次。
孙垂强告诉记者,民建市委会在调研中发现,根据现行政策要求,参与以旧换新政策的商户应具备软硬件设备系统、对公账户、产品目录,并且“自愿先行垫付补贴资金,且能承受政府补贴兑现等待时间”,多数资金有限、规模较小的经销商面临门槛高难题而无法参与。以旧换新平台功能还需完善,部分以旧换新汽车类销售的消费者线上APP操作较为繁琐,在申请过程中容易出现申报材料遗漏或错误,导致补贴申请的审核周期较长,加大了申请难度,增加了时间成本;家电及家装厨卫类“以旧焕新”补贴活动的商户需要上传大量交易数据,无撤回(修改)及检索查看等功能,需要系统在顶层设计时加以完善。回收企业旧品回收估价过低,目前,我市还缺乏有资质的废旧家电拆解企业,回收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旧品回收价格估值低。部分企业以旧换新营销不规范,有的企业在以旧换新过程中出现捆绑销售、夸大宣传、销售价格高于全省均价等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群众对以旧换新政策了解不深,现有的家电家装以旧换新政策补贴版本过多,存在着企业版、商家版、地方政府版等多种补贴版本,缺乏统一标准。
孙垂强在发言中提出建议,推进以旧换新增面扩围,结合市场情况和市民需求,大力实施以旧换新增面扩围行动。在居民消费需求强烈的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电子数码产品、家装厨卫产品等领域,加大消费券投放力度,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优化以旧换新平台审核流程,市民购买非定制化家装产品,由承办单位或消费者上传购买全额发票和消费者签名的收货凭证,可视为完成交易;购买定制化家装产品,由承办单位或消费者上传销售发票和消费者签名的下料单,可视为完成交易;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发放不再以新车上牌为前提,补贴方式改为支付立减对消费者进行补贴,由承办单位上传发票和新车车架号后,可视为完成交易。完善以旧换新旧品回收服务体系,合理布局全市旧品回收网点,鼓励企业、社区、超市等设立回收点,形成多元化的回收网络,加快建设“换新+回收”物流体系。规范以旧换新活动流程,为确保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公平、公正、透明”,市场监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以旧换新活动专项监督检查。加大以旧换新政策宣介力度,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制作消费品以旧换新宣传手册、短视频、海报等,推动以旧换新政策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宣传以旧换新政策、优惠措施和操作流程,提高知晓度和透明度,真正把政策内容讲透、把政策红利用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