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发力守护国门生物安全防线

国安教育进社区 海关国门筑安全

本报通讯员 陈 迪 本报记者 吴 巍

版次:02  2025年04月15日

“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几位阿姨,如果咱们要出国旅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近日,一场生动的国门生物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在淮南经开区龙池社区服务中心门前火热开展。

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门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头关乎民众的健康福祉。为普及国门生物安全知识,助力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淮南海关联合淮南经开区龙池社区精心策划并开展了这场干货满满的宣传活动。

“外来物种入侵是什么意思?”“从国外回来能否带宠物一起入境?”“外来生物入侵会导致什么后果?”……这些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生物安全问题,时常困扰着大众。活动中,海关关员们通过与群众热情互动,积极答疑解惑,着力提升广大群众的生物安全意识。

活动现场,海关关员们以全球生物安全事件为切入点,通过播放纪录片、展示海关截获的违规案例,让居民们直观感受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法规,重点讲解了社区群众最关注的宠物入境检疫流程、海淘植物种苗风险,以及红火蚁、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入侵物种对农田生态的危害。

“国门生物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为了让大家更直观、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我们不仅依据法律法规进行细致讲解,还准备了丰富的案例和直观的图片,方便大家掌握重点内容。”淮南海关关员张傲然说道。

考虑到社区居民年龄跨度大、知识接受度有差异,海关宣传团队在活动形式上花了不少心思。张傲然指着展台上琳琅满目的物品介绍道:“我们特别设计了有奖问答和情景模拟环节。像这个定制卡通徽章,上面印有可爱的保护动物图案,很受小朋友们喜欢,能有效激发孩子们对生物安全知识的兴趣。”

同一时间,社区广场上的科普展也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目光。展览现场,一幅幅制作精美的海报、一张张对比鲜明的入侵物种照片,生动展示了生物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海关关员结合展板、实物标本,为居民们进行现场科普,并耐心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互动氛围热烈。

“原来俺孙子寄的澳洲坚果可能携带线虫。”参与活动的退休教师张阿姨感慨道,“这样的宣传接地气,真不错。我们老年人也能听懂,下次他们回国就知道不能随便带东西了。”

连日来,淮南海关还同步开展国门安全行动,在报关大厅通过循环播放PPT、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针对进出口企业进行线下科普,帮助企业筑牢生物安全防线。

“海关作为守护国门生物安全的首道屏障,责任重大。”淮南海关相关负责人强调,“我们会持续强化监测,严格落实严防外来物种入侵的各项举措。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参与意识,凝聚各方力量,为建设安全美丽家园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