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春季节,流感都会悄然来袭,尤其是在流感高峰期,令人防不胜防。身边的亲朋好友可能一觉醒来就感冒了,工作场所里有同事频繁打喷嚏,孩子从学校回家时常诉说喉咙不适……这些情形无不让人感到担忧。虽然流感表面上看似是普通的小病,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免疫功能较弱的个体,都是易感人群。因此,我们必须在流感高峰期做好预防工作,保护全家健康。
一、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许多人误认为流感仅是普通感冒,通常会抱有轻视态度,认为多休息、多喝水就能恢复。然而,流感与普通感冒有明显不同,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轻微的流鼻涕、喉咙痛和咳嗽,症状较为轻微且持续时间较短。而流感则是一种急性疾病,病程中可能伴随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对于老年人、孕妇及儿童等脆弱群体,流感的威胁尤为显著,因此不应掉以轻心,尤其在流感高峰期,更应加强预防。
二、接种流感疫苗: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接种流感疫苗。很多人对疫苗持有疑虑,认为自己从未感染过流感,因此没有必要接种疫苗。然而,流感疫苗的作用不仅仅是保护接种者本人,还能帮助减少家人及周围人群的感染风险。疫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为身体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即便不幸感染流感,症状也会较为轻微,减少发展为重症的风险。特别是家中有老年人、儿童或者免疫力较弱的成员时,疫苗的保护尤为重要。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异较快,疫苗每年都会根据流行株进行更新,因此每年都应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后一般需要约两周才能发挥效用,因此提前接种才能在流感高峰期获得足够的防护。
三、勤洗手:避免病毒通过接触传播
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触碰公共物品,如电梯按钮、公交车扶手等,这些地方可能是病毒的滋生地。接触这些物品后,再不经意地用手摸眼睛、揉鼻子,流感病毒便可能趁机进入体内。因此,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至关重要。每次洗手时,最好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持续搓洗20秒以上,确保手部彻底清洁。如果外出时不便洗手,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进行及时清洁,避免病毒通过手部传播进入体内。
四、佩戴口罩:防范飞沫传播
除了接触传播外,飞沫传播也是流感病毒传播的常见途径。打喷嚏、咳嗽或大声交谈时,飞沫中可能携带流感病毒并随空气传播,尤其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地铁、公交车等,病毒传播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在这些场合中佩戴口罩至关重要。选择医用口罩或KN95口罩,能够有效阻隔飞沫传播,减少被感染的风险。在佩戴口罩时,要确保口罩完全覆盖住口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口罩的防护作用。
五、增强免疫力:提升身体的抗病能力
免疫力是预防流感的另一重要因素。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更容易感染流感,因此增强免疫力,提升身体的抵抗力至关重要。为了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平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确保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良好的饮食习惯也能帮助提升免疫力,均衡的饮食应包括丰富的蔬菜水果、蛋白质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是提升免疫力的重要途径。即使是每天快走30分钟,也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流感病毒侵袭的可能。
六、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即使我们做好了所有的预防措施,有时依然可能感染流感。若出现发热、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拖延。尤其是老年人、孕妇和儿童等免疫力较弱的群体,在出现症状后应尽早就医。医生可根据病情开具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帮助减轻症状并缩短病程。切勿轻信“忍一忍就能好”的说法,拖延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总而言之,流感虽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但其危害不容小觑。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我们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佩戴口罩、提升免疫力及早期治疗,都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流感高峰期守护家庭的安全和健康。 (作者单位系寿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