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过去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随之进入了崭新的历史进程。在新时代的曙光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航船正扬帆启航,以崭新的姿态驶向未来。这艘中国式现代化的航船是人民之舟、奋斗之舟、团结之舟,在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我们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楫前行,继续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人民之舟:承载梦想与希望的力量
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百年来,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还是当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都始终牢记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牢记着“历史周期率”的历史警示。在新时代的浩瀚征途上,中国式现代化如同一艘承载着亿万人民梦想的巨轮正扬帆启航,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稳健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幼有所育到老有所养,从病有所医到弱有所扶,从点滴小事到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至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增强获得感与幸福感。从繁华都市到偏远山村,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一个个奋斗的故事,一串串汗水的印记,汇聚成了一幅幅壮丽的图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体,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之舟”的深刻内涵。
奋斗之舟:砥砺前行勇于实现目标
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优良的精神传统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综合借鉴各种现代化模式,整合创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困难,敢于斗争,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共同奋斗,为中国工业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不懈奋斗,综合国力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底色,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创新,看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看到了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奋斗之舟”由中国共产党掌舵领航,中国式现代化的航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愈发稳健,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团结之舟:携手共进迈向美好未来
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亿万人民的心紧紧团结在一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巨轮之所以能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正是因为有这样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无论是面对经济发展的挑战,还是应对社会变革的机遇,中国人民都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手挽手、心连心,共同创造新的辉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不是轻轻松松、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改革道路上也绝不会是一马平川。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经历了许多挑战,但面对每一次困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可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越过一道道沟沟坎坎。在疫情防控中,无数医护人员冲锋在前,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默默奉献,党旗始终飘扬在抗疫一线;在抗洪救灾中,军民携手,共克时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无畏精神;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政府、企业、农民三者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农村的繁荣与全面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中国式现代化巨轮的航程中,我们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还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望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航程虽长,但我们的决心更加坚定。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为引领,以开放为桥梁,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本文系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代化叙事体系建构及其价值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4CKS0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