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千万别做这两件事!

谢欣欣

版次:04  2025年04月11日

在精神障碍患者的世界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让家属困惑又揪心的行为和言语,其中患者坚信“有人要害我”这一症状较为常见。面对这种情况,家属的反应和应对方式至关重要,有两件事是家属千万不能做的,同时也有一些正确的做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情绪、稳定病情。

当患者说出“有人要害我”时,许多家属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否定患者的幻觉,急切地告诉患者“根本没鬼”。然而,这种否定的态度往往会适得其反。对于正处于精神障碍困扰中的患者来说,他们所感受到的幻觉是真实存在的,并非家属眼中的“无中生有”。否定幻觉只会让患者觉得自己不被理解,甚至可能加重他们的焦虑和恐惧,破坏患者与家属之间的信任关系。比如,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总是声称有人在暗中监视他并想要谋害他,家属如果反复强调“根本没有这回事,你想多了”,患者可能会更加激动,认为连最亲近的家人都不相信自己,从而陷入更深的痛苦和不安之中。

除了否定幻觉,追问细节也是家属常犯的一个错误。家属可能出于好奇或者想要弄清楚状况的目的,不断地询问患者关于“有人要害他”的具体细节,如“是谁要害你?”“他们长什么样?”“为什么要害你?”等问题。但对于患者而言,这些问题可能会让他们陷入过度的回忆和思考中,不断强化他们的幻觉体验,使病情愈发严重。而且,患者在发病期间可能无法清晰地表达或根本不愿意深入谈论这些细节,家属的追问反而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导致情绪崩溃。曾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抑郁症伴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在家人的追问下,试图努力回忆那些模糊的细节,结果不仅没有说清楚情况,反而陷入了极度的惊恐之中,病情也随之加重,出现了自杀倾向。

那么,面对患者说出“有人要害我”时,家属应该怎么做呢?正确的做法之一是承认患者的感受。这并不是说家属要认同患者所描述的虚幻情境,而是要让患者感受到家人对他们情绪的接纳和理解。家属可以用温和的语气回应患者,比如“我能感受到你现在很害怕,觉得不安全,对吗?”这样的表达会让患者知道自己的感受被重视,为进一步的沟通和帮助打下基础。例如,有一位躁郁症患者在情绪低落且出现被害妄想时,对母亲说自己听到了别人在密谋伤害她的声音。母亲轻轻地握住她的手,看着她的眼睛说:“宝贝,妈妈知道你现在心里很不好受,很害怕,不管怎么样,妈妈都会陪着你。”患者听到这些话后,情绪逐渐平静了下来,因为她感受到了母亲的关心和支持。另一个正确的做法是转移环境。当患者表示所处的地方不安全时,家属可以顺着患者的话,提议换一个相对亮堂、开阔的房间或者到户外走走。新环境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打破原有的紧张氛围,减轻他们的焦虑感。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觉得家里有人要害他的患者,家属可以说:“这里确实不太安全,我们去客厅吧,那里灯光亮堂些,会感觉好一些。”然后带着患者慢慢走到客厅,打开明亮的灯,陪患者坐下来,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如问问患者最近有没有看到什么好看的电视节目或者喜欢吃的食物等。通过这种方式,将患者从充满恐惧的幻觉情境中引导出来,让他们的情绪得到舒缓。

在照顾精神障碍患者的过程中,家属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技巧。精神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家属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病友家属交流活动、咨询医生等方式,学习如何更好地与患者相处、如何识别病情的变化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应对等知识。例如,了解到某些药物可能会有副作用后,家属就可以更密切地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家属自身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长期照顾患病的亲人会给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属要学会自我调节,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时间,适当进行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运动、听音乐、与朋友聚会等。只有家属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状态,才能更好地照顾患者,给予他们持续的支持和关爱。

总之,当精神障碍患者说出“有人要害我”时,家属要避免否定幻觉和追问细节这两件禁忌之事,而应采用承认感受和转移环境等正确做法。同时,家属要不断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以科学、耐心和关爱的态度陪伴患者度过艰难的时期,帮助他们逐渐康复,回归正常生活。这不仅是对患者的负责,也是对整个家庭幸福的守护。

(作者单位系安庆市第六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