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姊妹》热播打开淮南文艺新天地

赵 阳

版次:03  2025年04月11日

《六姊妹》热播带火沉寂已久的能源城市淮南,原著作者、编剧伊北也从幕后顺理成章地被推到了幕前。

伊北说:“淮南,是我成长的地方,我人生的前18年都在这里度过。这座城市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和文化风貌,深深影响了我的创作,是支撑我创作的‘精神内核’。”文艺创作,其实就是一种双向奔赴,淮南给予了伊北,伊北奉献了淮南。一定程度上说,淮南是《六姊妹》的“孕育地”,而《六姊妹》则是淮南的“流量池”。没有淮南,也就没有《六姊妹》;而《六姊妹》,也让淮南得到高光展露,得到世人擦眼打量,认真看待。同时,电视剧《六姊妹》的热播也打开淮南文艺的新天地,为本地文化艺术工作者带来很多有益的启迪。

目前,淮南文艺创作成就显著,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事实证明,人才是文艺事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推动文艺事业进步的重要动力。正是淮南注重文艺创作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努力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才不断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淮南地区佳作频出,声名远播。而如何更进一步繁荣淮南文化,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如要进一步加强与各级文化组织、媒介平台的联系与沟通,借鸡下蛋,借巢孵蛋;要积极打造文艺创作的“主力军”,总结发扬打造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的成功经验,以培养“文化名家”为抓手,加大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力度,巩固文艺领军阵容;要根据发展需要,集中优势、突出重点,将人才、资金等资源向文艺创作倾斜,为创作提供更肥沃的土壤;要进一步完善“精品工程”扶持奖励激励机制,对优秀人才、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奖励;要积极搭建平台、提供便利,让广大文艺创作者放开手脚,满怀信心,深入基层,创作出更多的文艺精品,推动淮南文艺事业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文艺工作者,作品是立身之本,创作是中心任务。我们要学习伊北,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创作出反映地方文化特色,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文艺精品,应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淮南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如火如荼,广大文艺者应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去,施展才华,尽情讴歌,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美篇章。另外,淮南拥有的丰富人文资源和优美自然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本土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把对本土文化的挖掘、整理、创造化为舍我其谁的自觉行动,在美丽的家园打出一眼创作的“深井”。

淮南是全国成语典故之城,历史上诞生出《淮南子》等不朽之作。怎样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创作优势、发展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非常重要。本地文化刊物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克服困难,培育成文化品牌,以此更好地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展现淮南文艺家的良好风貌。要积极引导各个艺术协会开展活动,如淮南市文联组织文艺家与外地开展联谊,参加全国、省、市采风活动,听取知名文艺家的创作经验介绍,开阔视野,取长补短,提高了创作水平。下一步,还可以邀请艺术名家走进淮南,对涌现出的优秀作品、重点作者进行点评推介,不断扩大淮南文化的影响力。

文化艺术要繁荣,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我们每个文艺工作者都应争取有所作为,用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精品,宣传淮南历史,弘扬淮南文化,塑造淮南品牌,打造淮南形象,创作出淮南文艺五彩斑斓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