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作为许多心动过缓和传导异常心脏病患者的“智能守护者”,在维持心脏正常节律、保障生命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植入心脏起搏器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术后科学的护理对于起搏器的正常运行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心脏起搏器的护理攻略,涵盖从日常的细致呵护到突发状况的冷静应对。
一、日常护理要点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术后初期,伤口的护理是重中之重。一般在起搏器植入后的1-2周内,要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医生通常会在术后为患者进行伤口包扎,并指导更换纱布的时间和方法。若发现伤口出现渗液、异味或愈合不良,应及时就医。
2.定期自我检查
患者应学会自我检查起搏器植入部位。日常可以用手轻轻触摸起搏器,感受其是否有移位、隆起或其他异常。同时,留意植入部位皮肤的颜色和温度,若发现皮肤颜色异常发红、发紫或温度升高,可能提示存在感染或其他问题,须及时告知医生。
3.生活习惯调整
(1)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恢复和心脏功能稳定极为重要。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熬夜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2)情绪管理:情绪波动对心脏健康影响显著。患者应尽量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情绪激动时,人体会分泌一些激素,可能干扰心脏的电生理活动,虽然起搏器能起到一定调节作用,但平稳的情绪更有利于心脏健康。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散步等方式舒缓情绪,放松身心。
二、日常养护与饮食注意事项
1.日常养护方面
一是定期维护保养,起搏器术后的病人需要定期检查起搏器的工作情况,一般是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以后每年1次门诊随访。普通单腔器可用7~8年,双腔起搏器的使用期限多在5~6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有效期限”并不意味着过了该期限起搏器就不能用了,而是指起搏器至少可以使用的年限,临床上有的病人甚至可以使用10余年。
二是如遇不适,及时就医,除固定时间的随访以外,如果患者有任何不适症状,如心慌、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去医院。
三是安装起搏器后,需要避开强磁场(磁共振室)及机场安检手持式扫描仪,日常吹风机、微波炉、洗衣机、电视机等无影响。
四是起搏器植入3个月后,才能固定在心内膜上,为了避免起搏器导线脱位,术后1个月内睡眠时,应采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装起搏器一侧的上肢剧烈活动,避免高举手臂,但日常活动如洗漱、吃饭等轻微活动是没有问题的。
五是安装起搏器3个月后,在体力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游泳、跑步、跳舞、外出旅行等活动。旅行时一定要带上起搏器识别卡,方便过安检,而且出现问题时,可以让当地医生了解您的情况。
六是手机对心脏起搏器有干扰作用,不要将手机放在离起搏器很近的口袋里。如果起搏器安置在右胸则应在左侧拨打或接听手机,此外,用手机通话时,一定要离胸前起搏器10厘米以上,每次通话时间不要太长。
2.饮食注意事项
(1)均衡饮食:保持饮食的均衡多样,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西兰花、苹果、橙子等,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2)限制盐分摄入:高盐饮食会增加心脏负担,对于心脏起搏器患者来说,应严格控制盐分的摄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减少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避免加重心脏的负荷,影响心脏功能。
(3)避免刺激性食物:咖啡、浓茶、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刺激心脏,导致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器患者应尽量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咖啡和浓茶中的咖啡因等成分,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过量饮用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
三、突发状况应对
1.起搏器感知异常
(1)症状表现:起搏器感知异常时,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心跳异常,如心动过速、过慢或不规则。有时可能会出现心慌、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这是因为起搏器未能正确感知心脏自身的电活动,从而错误地发放起搏脉冲。
(2)应对措施: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休息。如果症状在短时间内没有缓解,应呼叫急救人员或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在前往医院的途中,尽量保持平静,避免情绪过度紧张,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2.电池电量不足
(1)预警信号:现代心脏起搏器在电池电量即将耗尽时,通常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例如,患者可能会收到医生的通知,告知起搏器电池电量接近临界值。或者在定期的起搏器程控检查时,发现起搏器的工作参数出现异常变化,如起搏频率的改变等。
(2)处理方法:当得知起搏器电池电量不足时,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安排,及时预约更换起搏器电池的手术。在等待手术期间,要更加密切地关注自身身体状况,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减轻心脏的负担。如果在这期间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随时就医。
3.伤口感染
(1)感染迹象:伤口感染时,植入部位会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可能伴有发热、渗液等症状。若发现伤口周围皮肤出现化脓、异味等情况,更应高度警惕感染的发生。
(2)紧急处理:一旦怀疑伤口感染,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轻轻覆盖伤口,避免进一步污染。同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清洁伤口、使用抗生素等。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按时换药,确保伤口尽快愈合。
心脏起搏器作为“心跳的守护者”,为患者的生命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而科学细致的护理则是这道防线的有力保障。通过做好日常护理、合理安排运动饮食以及正确应对突发状况,患者能够更好地与心脏起搏器“和谐共处”,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同时,患者应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定期进行复查,让医生及时了解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和患者身体状况,为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系马鞍山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