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PKP:有效缓解腰椎疼痛的良方

金 燕

版次:A03  2025年04月10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被腰椎疼痛所困扰,尤其是中老年人,腰椎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弯腰、起身、行走,这些原本简单的动作,都可能因为腰椎疼痛而变得艰难。本文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一种治疗腰椎疼痛的有效方法——腰椎PKP,即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它如同一位神奇的“工匠”,能修复受损的腰椎,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缓解疼痛的希望。

一、什么是腰椎PKP

腰椎PKP是一种微创手术,全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简单来说,它就像是在受损的腰椎椎体里搭建一个“支撑结构”。手术时,医生会在患者背部皮肤上切一个约1厘米的小切口,通过特殊的穿刺针将一个可扩张的球囊植入到压缩的椎体中,然后向球囊内注入造影剂使其膨胀,球囊扩张会将压缩的椎体慢慢撑起,恢复椎体的部分高度,纠正椎体的畸形。之后,抽出球囊,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让骨水泥在椎体内固化,从而稳定椎体,起到支撑和强化椎体的作用。这一过程就如同给塌陷的房屋重新搭建支柱,让其恢复稳固。

二、腰椎PKP能治疗哪些病症

1.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这是腰椎PKP最常见的适应症。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头变得脆弱,轻微的外力,如咳嗽、弯腰捡东西,都可能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腰椎PKP能迅速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帮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因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2.椎体肿瘤:对于一些椎体的良性肿瘤,如骨血管瘤,以及部分转移性肿瘤,腰椎PKP可以增强椎体的强度,减轻肿瘤侵蚀椎体导致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它不能完全治愈肿瘤,但在缓解症状方面效果显著。

三、腰椎PKP手术的过程

1.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腰椎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确定手术方案。同时,患者需要禁食禁水6-8小时,做好肠道准备,术前还会给予预防性抗生素,降低感染风险。

2.麻醉方式:一般采用局部麻醉,这样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清醒,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对于一些耐受性较差或手术较为复杂的患者,也可能选择全身麻醉。

3.手术操作:患者俯卧在手术台上,在C型臂X线机的引导下,医生确定穿刺点,局部麻醉后,将穿刺针经皮肤、椎弓根插入到压缩的椎体中。然后放入可扩张球囊,缓慢注入造影剂使球囊膨胀,待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后,抽出球囊,通过穿刺通道注入适量的骨水泥。注入过程中,医生会密切观察骨水泥的分布情况,确保其均匀填充且不渗漏到周围组织。整个手术过程通常在1-2小时左右,具体时间因患者情况和手术复杂程度而异。

四、腰椎PKP术后护理指导

1.生命体征与伤口监测

(1)生命体征观测:术后患者回病房,护理人员借助心电监护设备,每 15-30分钟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像血压波动、心律失常、呼吸异常,会马上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2)伤口护理:定时查看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少量渗血,及时换敷料按压止血;渗血多或渗液,立即报告医生做伤口清洁、消毒等处理。同时,保持伤口周边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体位管理与早期活动指导

(1)术后卧床体位:术后需平卧 6-8小时,护理人员帮患者摆好体位,用软枕垫在头、颈、背等部位,保证舒适,预防压疮,其间常询问患者感受。

(2)翻身指导:术后2-3小时,在护理人员协助下,患者每2小时轴向翻身一次,肩、髋同步转动,借助翻身垫,动作轻柔,避免腰部用力。

(3)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4小时,患者佩戴腰围,在护理人员帮助下,先床边坐起适应,再缓慢站立、行走,首次站立3-5分钟,之后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注意避免腰部过度用力。

3.康复锻炼指导

(1)术后1-2周直腿抬高训练:术后第二天开始,患者平卧抬高下肢,与床成30-40度,保持3-5秒放下,双腿交替,每天3-4次,每次重复此动作 30-50个,护理人员监督动作规范。

(2)仰卧勾脚运动:仰卧位勾脚至最大限度,停留3-5秒放松,一组10 次,每天5-8组,以患侧为主,护理人员协助并观察反应。

(3)术后3-4周“小燕飞”训练:俯卧,头、上肢、下肢上抬,保持3-5秒放松,每天2-3次,每次5-10分钟,护理人员指导动作,避免腹部用力。

(4)挺腹抬臀训练:仰卧,以足掌、双肘、肩部为支点抬骨盆成直线后放下,一组20-30个,每天2-3组,护理人员纠正动作。

(5)术后4周及以后增加活动量:逐渐短距离行走,从10-15分钟开始,每周延长5-10分钟。术后4周可尝试游泳,注意卫生和避免疲劳,护理人员提醒热身、保暖。

(6)借助器械训练:借助小区健身器械,如在步行器慢走,护理人员指导正确使用,控制强度。

4.饮食与营养支持

(1)营养均衡饮食:建议患者多喝牛奶、鸡蛋、鱼肉等高蛋白食物,以及菠菜、苹果等蔬果,护理人员根据口味提供饮食建议。

(2)特殊营养补充:骨质疏松患者遵医嘱补钙剂和维生素D,护理人员提醒服药,告知注意事项,关注用药反应。

5.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1)心理关怀: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倾听诉求,介绍恢复过程,分享成功案例,缓解焦虑,增强康复信心。

(2)健康教育:通过手册、讲座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护理要点、康复锻炼方法,现场示范动作,解答疑问。

腰椎PKP为腰椎疼痛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但它并非适用于所有腰椎疼痛患者,具体治疗方案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综合评估后确定。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正饱受腰椎疼痛困扰,不妨咨询医生,了解腰椎PKP是否能成为缓解疼痛的良方。通过本文的科普,希望大家对腰椎PKP有更深入的认识,在面对腰椎问题时不再迷茫,积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重获健康生活。

(作者单位系潜山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