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风也柔柔,水也柔柔。
在这个季节出游,春光明媚里,自然少不了水的映衬。有了水,为春光平添了不少灵气。可一样的水,却也有着不同的风情。
兴化的水,带着柔和的气息,如江南的小家碧玉。潺潺流水间,还有着嫩嫩的黄作为点缀,更是尽显乡间的亲民味。这黄,来自油菜花田。兴化的油菜花,依旧能让足迹遍及南北的旅客们,眼前一亮。
这亮,在于水。以往,在别处所见的油菜花田,美则美矣,但总让人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百思不得其解之后,来到兴化,谜团顿时豁然而解。少的,是水。没有了水,油菜花固然美,却少了灵性。
一片油菜花海,展现于眼前,这是美;花间有水,汩汩流水,穿梭迂回,这是灵。花,如美人的妆容,精致唯美;但若是仅此而已,那便是只是美艳,惊叹过后,不见得会让人留念。而为这份美画龙点睛,赋予其活力的,是气质。水,便是花的气质。
到兴化,游油菜花海,最佳的方式——船。船家荡着双桨,游客坐在船内,一盏清茶,两三知己,娓娓闲话。身旁的油菜花田,有方形,有长条形,有椭圆形,林林总总,姿态各异。流水潺潺,小船如一片叶子,在水沟纵横间,轻轻飞驰,时而轻快,时而滞留。水道九曲十八弯,每个转弯都能让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叹。
而与兴化之水大相径庭的,是通天河的水。
通天河,是长江流经玉树地段的名称。到了玉树,映入眼帘的,先是典型的高原藏地风情。慢悠悠的牦牛,已然成了玉树的象征。到通天河的路,“绿色长廊”是必经之地。这是连接通天河的一段路程,九曲十八弯,每每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艳。
而过了绿色长廊,通天河也就在眼前了。巨浪拍空,滚滚流水从脚下而过,人在桥上,只觉得脚下的世界,深不可测。一千多年前,那徒步过通天河的玄奘,令人佩服;而一千多年后,征服了自然,在河上建起桥梁的,更令人惊叹。
这就是通天河。古时著名的渡口,也是今日多少人心向往之的险地。两岸层峦叠嶂,湍急的河水从峭壁巨岩中奔腾而出,咆哮不已。虽历经风雨的洗礼,带着沧桑的气息,可时至今日,依旧令人动容。
高原之上,还有着另一种水,就在门源县。
到门源,不可错过的是八景之一的花海鸳鸯。门源西边的草原上,有一大片由一百多处泉眼汇聚而成的湖水,被当地人称之为“乱海子”。许多藏鸳鸯,栖息于此,终日嬉戏,使其成了草原上的一大奇景。
花海鸳鸯,堪称是草原上最独特的奇景之一。有草原的粗犷不羁,风吹草浪,心旷神怡;有江南水乡的温柔甜美,流水潺潺,鸳鸯戏水;而且,还有花乡之地的璀璨多姿,各类花海逐次铺开,犹如一块块彩色的宝石,镶嵌在这块奇特的大地上。
若是雨天,细雨霏霏,撑一把伞,漫步雨中,听雨水如珠玉落地,打在青草上的婆娑声,犹如一曲不知名的天籁。若是晴天,水面波光粼粼,照着蓝天白云。蓝,蓝得澄净;白,如棉花细絮。泉水突涌,在湖面上一圈圈漾开,形成了一道道涟漪。鸳鸯时起时落,溅起珠玉点点。
与兴化之水不同的是,兴化的水,柔和中,带着亲民的烟火气息,如小家碧玉;而门源的水,柔则柔矣,但这柔和中,带着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绝美气息,如一位冰山美人,款款而至。
春日之水,风情万千。春光中,领略水之美,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