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做好融合文章为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侯 伟

版次:02  2025年04月10日

近年来,市委政法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擦亮“政法先锋、平安满淮”品牌,努力建设模范机关,全力夯实机关党建工作根基,以高质量党建护航高水平安全。市委政法委机关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市直机关“特色品牌党支部”“党建业务双强党支部”“十佳品牌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委领导抓基层党建述职综合评价取得“好”等次,牵头的平安建设考评连续两年进入全省优秀行列。

聚焦绝对忠诚,推进“党建+政治建设”,提升思想“领航力”。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筑牢政治忠诚。一是推动忠诚内化。常态开展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对党忠诚教育,委主要领导每年召开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印发党建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委领导班子成员扎实履行“一岗双责”,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推动学习深化。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每年组织开展机关党员全覆盖的政治轮训。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细化具体措施,学出奋进动力,推动入脑入心。三是推动实践转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格执行请示报告等制度,扎实开展政治督察和纪律作风督查巡查,切实把机关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推进政法工作的强大动能。

聚焦担当作为,推进“党建+平安建设”,提升组织“战斗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锚定“争创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市”工作目标,注重发挥市委政法委“政法先锋、平安满淮”党建品牌效应,聚焦职责使命,统筹推进机关党建与政法业务深度融合、双向共赴。一是平安建设联创。聚焦平安建设主责主业,坚持把委机关打造成全市平安建设的“先锋队”。牵头推进“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联合市公安局建立风险隐患联动联治机制,在14个重点领域建立联席会议、联合通报、联合排查、跟踪督办制度,交办整改安全隐患1万余个。二是矛盾纠纷联调。每季度召开矛盾纠纷调处专题调度会,在全省率先推进综治中心改造升级工作,打造“一站式”矛调阵地,2024年依托综治中心排查矛盾纠纷7749件,化解率99.05%,强化品牌打造,逐步推动形成了八公山区“老娘舅”、谢家集区“谢大姐”、潘集区“银铃”、田家庵区“为玉帛”、凤台县“凤调雨顺”等一县区一品牌的“淮上枫桥”矛调矩阵。2024年,我市群众对矛盾纠纷化解满意率达93.6%,居全省第2位。三是网格治理联动。纵深推进社会治理攻坚行动,依托“网格化+网络化”治理载体,推动“三官一律”进网格,提升网格员发现预警风险隐患能力,完善“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2024年依托“E治理”平台高效处置网格事件30.2万余件,排查隐患问题9.1万余个,走访重点人员1.7万余人次。“党建+网格”有关做法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人民日报、法治日报刊载报道。

聚焦纪律作风,推进“党建+队伍建设”,提升基础“支撑力”。充分发挥机关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提质增效中推动机关队伍建设全面过硬。一是激发党建活力。机关委务会每半年听取党建工作汇报。配强党支部委员会委员,全部由热爱党建工作的正科级优秀年轻干部担任。不断提升“三会一课”质量,组织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全部走出室外,机关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二是强化纪律教育。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委主要领导定期与机关科室长谈心谈话。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青廉说”学习教育活动,逐字逐句学习《纪律处分条例》,组织机关党员到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白湖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听取淮南政法系统职务犯罪人员现身说法。三是严实工作作风。提升机关规范化建设,每个科室均明确工作清单和工作流程,确保每名科室长对“干什么、怎么干”心中有数,不断打造“积极进取、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有力提振机关党员干部精气神,形成了紧密团结、甘于补位、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