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4分钟!儿童溺水急救自救互救全攻略刘明侠

版次:A04  2025年04月09日

溺水事故频发,现已成为导致未成年人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研究认为,溺水后的“黄金4分钟”是救援的关键时刻,因为大脑缺氧超过这个时间,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溺水时的自救、互救以及急救措施。

1、儿童溺水的自救措施

发生溺水时,人们往往会感到惊慌失措,可能会不自觉地在水中乱扑腾。然而,这种反应只会增加呛水风险。因此,首要任务是保持冷静,避免恐慌。正确做法是:①尽可能使身体呈仰卧姿势浮于水面,确保面部和鼻子能够露出水面。②采用浅表、平稳的呼吸方式,避免深呼吸。③用手掌向下轻轻推水,帮助身体保持浮于水面的状态,同时耐心等待救援。④切勿将手高举或剧烈挣扎,避免快速下沉。⑤迅速利用身边的漂浮物或固定物体,作为支撑来帮助自己浮出水面。⑥当救援人员接近时,务必保持镇静,全力配合他们的行动。

面对因手脚抽筋而导致的溺水情况,正确做法是:①如果条件允许,使用身边的漂浮物作为支撑,尝试游向最近的安全地点。②对于腿部抽筋的情况,尝试深吸一口气后潜入水中,尽力伸直受影响的腿,并用力向外蹬。③如果是手指抽筋,可以通过反复握拳再张开来缓解症状。

面对因水草缠绕而导致的溺水情况,正确做法是:①切勿剧烈挣扎,以防水草缠得更紧。②利用周围的漂浮物让自己浮起,如有旁人应立即呼救。③若独自一人,试着深吸一口气潜水解开缠绕的水草,然后尽快回到岸上。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溺水情况,首先应寻求他人的帮助,并实施正确的自救措施。自救的原则是通过各种可行的方法让头部间歇性地露出水面,以便进行呼吸换气。

2、儿童溺水的互救措施

面对溺水这一紧急情况时,采取科学、专业的救援措施至关重要。首要原则是确保施救者的安全,避免盲目行动带来的风险。正确做法是:①一旦发现有人溺水,立即高声呼救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寻求他人帮助。②如果溺水者意识清醒并且浮于水面,优先考虑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物品作为救援工具。例如,木板、救生圈或长杆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能够让溺水者抓住这些物体来保持漂浮。如果没有这些物品,可考虑使用树枝、竿子、绳索,甚至是泳圈、篮球或大型空塑料瓶等充当临时的救生工具。③下水施救前,尽可能脱去外衣和鞋子,以减少阻力并提高游泳效率。④水中救援时,切勿从正面接近溺水者,因为这可能导致被溺水者抓住而增加救援难度及危险性。可以从侧方或后方靠近溺水者,通过腋窝或下巴部位控制住对方,然后采用仰泳姿势将其安全带回岸边。

3、儿童溺水的急救措施

对溺水者进行急救时,首要任务是评估其生命体征。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试图通过倒立、腹部冲击或背部拍击等方法,促使溺水者“排水”。然而,这些做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因延误关键的复苏时间及增加误吸的风险而加重病情。实际上,进入呼吸道的水分一般不会引起气道阻塞。

①对于意识清醒且呼吸、脉搏正常的溺水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为溺水者提供保暖措施,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或将溺水者送至医疗机构进行观察与治疗。②对于失去意识但仍有呼吸和脉搏的溺水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小心清理其口鼻区域的异物。同时检查溺水者是否存在外伤,特别是头部或颈部损伤。若有此类伤害,避免随意搬动溺水者,以防加重损伤。确认无外伤后,应将溺水者置于侧卧位,以维持呼吸道通畅,并持续监测其呼吸和脉搏状态,随时准备实施心肺复苏直至救援人员抵达。③对于失去意识、无呼吸但有脉搏的溺水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快速清除口腔内的异物,并给予人工呼吸。一旦溺水者开始自主呼吸,将其调整为侧卧位并采取相应温暖措施,继续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④对于失去意识且无呼吸、脉搏的溺水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立即清除口鼻处的所有障碍物,以确保呼吸道畅通无阻。随后立即启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心肺复苏程序。持续执行心肺复苏操作,直到溺水者恢复呼吸和脉搏,或者由专业急救团队接手为止。

常在水边走,安全记心头。预防溺水,从我做起。让我们共同筑牢安全防线,提高安全意识,宣传安全知识,保障生命安全。

(作者单位系六安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