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属于神经系统常见病,俗称“羊角风”或“羊癫风”。癫痫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突然发作,除疾病本身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外,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以及外伤、窒息等。因此,了解癫痫的一般救治和预防知识非常重要。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依据专家指南应对癫痫发作,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1、癫痫发作救治指南
正确处理癫痫发作至关重要,其不仅能保障患者安全,还能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医疗帮助。以下“四要”和“四不要”的指导原则,帮助大家在遇到癫痫患者发作时能够采取最恰当的措施。
“四要”:①要保护患者安全。快速清除周围任何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物品,特别是硬物和尖锐物体。如果患者身处险境,如马路中央或楼梯边缘,需将其转移至安全的场所。②要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以便口腔分泌物流出,减少窒息风险。如果患者佩戴假牙,需及时取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③要记录癫痫发作的时间。记录患者癫痫发作的具体时长、症状表现,能够为后续医疗评估提供相应参考。④全程陪伴直至患者恢复意识。癫痫发作后,患者可能会感到困惑、疲惫,甚至出现意识模糊的症状。鉴于这些症状,持续陪伴患者直到他们完全恢复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四不要”:①不要强行限制患者动作。试图通过强力按压来控制患者抽搐的身体可能导致骨折或其他严重伤害。正确的做法是保护患者不受周围环境的伤害。②不要向患者口中放置任何物体。将异物塞入癫痫发作患者口中以防止咬舌的做法极其危险,可能导致患者牙齿脱落或窒息。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允许发作过程自然进行,除非有专业医疗人员的明确指导。这种方式既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又能避免因不当操作引发的额外伤害。③不要喂水喂药。由于癫痫发作期间患者无法正常吞咽,尝试喂食或给药只会增加窒息的风险。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在患者完全清醒后再考虑喂水喂药。④不要盲目进行心肺复苏。虽然癫痫发作可能伴随短暂的呼吸暂停或面色变化,但这通常是暂时性的,不建议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除非患者没有脉搏或呼吸,否则应等待发作结束再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2、生活建议
一是规避诱发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过度疲劳、情绪波动、酒精摄入以及睡眠不足等。值得注意的是,特定的视觉刺激,如闪烁的光源或快速变化的图像,也可能成为诱因。因此,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措施,规避诱发因素。二是保持规律作息。对癫痫患者而言,保持规律作息十分重要。这不仅涉及每天固定的睡眠时间安排,确保充足的休息,还包括合理规划日常活动,以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平衡。稳定的生物钟有助于调节大脑神经元活动,从而降低癫痫发作风险。三是健康饮食。建议增加富含支持神经系统健康的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同时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此外,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同样重要,因为脱水可能会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四是强化个人安全防护。为了预防癫痫发作期间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例如,在浴室安装防滑设施、游泳时务必有人陪同、避免进行高空作业等高风险活动。不仅如此,还需重视调整居家环境,清除所有可能引起跌倒或其他意外伤害的物品,确保居住空间的安全性。五是构建社会支持网络。面对癫痫带来的社交障碍和心理压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鼓励患者参与癫痫支持小组,不仅能获得来自其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还能分享实用的管理经验和情感慰藉。此外,家人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同样是帮助患者应对疾病挑战的关键力量,共同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家庭氛围。六是定期复诊。癫痫患者需要定期接受专业医疗评估,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临床医生会基于最新的病情进展、药物疗效反馈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策略。这样做有助于尽早发现潜在问题,优化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癫痫并非“不治之症”,更不是“精神疾病”。我们应该消除对癫痫患者的歧视和偏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了解癫痫,掌握癫痫相关的救治技能,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共同守护生命健康!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马鞍山十七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