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也挑人?八类高危人群需要尽早筛查

于 付

版次:A03  2025年04月09日

同样生活在蓝天下,为什么有人年过百岁无肿瘤,有人却步入中年就确诊癌症晚期?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肿瘤,这个潜伏在人体深处的“沉默杀手”,似乎对某些人群有着特别的“偏好”。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增肿瘤病例超过2000万,其中近一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差。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似乎更容易成为肿瘤的“目标”呢?

一、肿瘤与肿瘤筛查的基本概念

肿瘤,简单来说,就是体内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其中恶性肿瘤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虽然肿瘤的原因复杂多样,但早期筛查却能在无声无息中捕捉到肿瘤的蛛丝马迹,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肿瘤筛查与常规体检不同,它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通过特定的检查手段,筛查能够发现那些尚未引起明显症状的肿瘤,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治疗成本和身体损害。

二、八类肿瘤高危人群解读

1、家族遗传史人群

在肿瘤的世界里,基因有时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有特定类型的肿瘤,比如乳腺癌、肺癌或结直肠癌,那么患此类肿瘤的风险就会增加。这是因为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会从一代传到下一代,增加肿瘤的发生几率。

2、长期吸烟与被动吸烟者

吸烟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是导致多种肿瘤发生的“罪魁祸首”。长期吸烟不仅会增加肺癌的风险,还可能引发喉癌、口腔癌等。此外,被动吸烟者,即那些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的人,同样面临着肿瘤的风险。

3、不良饮食习惯者

“病从口入”,这句话在肿瘤预防中同样适用。长期摄入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缺乏蔬果摄入,都会增加患上肿瘤的风险。特别是胃癌和结直肠癌,它们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4、职业暴露人群

在某些职业环境中,人们可能会接触到石棉、化学制品、辐射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引发肿瘤。例如,长期接触石棉的工人容易患上石棉肺和肺癌,从事化工行业的工人则可能面临多种化学致癌物的威胁。

5、慢性疾病患者

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胃溃疡、息肉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控制,有可能演变为肿瘤。例如,慢性肝炎患者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能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而胃息肉患者如果不进行切除手术,有可能发展成胃癌。

6、肥胖与超重人群

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是多种肿瘤的“温床”。特别是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等,它们与肥胖和超重密切相关。这是因为肥胖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从而增加肿瘤的风险。

7、免疫缺陷人群

免疫缺陷人群,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其免疫系统功能低下,难以抵抗肿瘤的攻击。因此,这类人群更容易患上淋巴瘤、皮肤癌等肿瘤。

8、特定年龄段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细胞分裂和更新速度会逐渐减慢,但同时也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和异常增生。因此,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容易患上肿瘤。特别是结直肠癌、肺癌等常见肿瘤,它们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三、积极行动起来,守护身体健康

了解了这些高危人群后,你可能会感到有些担忧。但请记住,担忧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行动才能带来改变,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个性化筛查计划: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筛查计划。定期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最新的筛查指南和建议。

2、调整生活方式: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是预防肿瘤的重要手段。多吃蔬果、少吃油炸和高脂肪食物;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时间;尽量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限制酒精的摄入量。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却能在无形中降低肿瘤的风险。

3、关注心理健康: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可能会增加肿瘤的风险。因此,要学会释放压力、调整心态。尝试冥想、瑜伽等放松身心的活动,也可以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必要时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肿瘤并非不可战胜的敌人,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就能够降低风险、守护健康。特别是对于上述八类高危人群来说,早期筛查更是他们健康路上的“守护神”,让我们早日行动起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吧。

(作者单位系明光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