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稳就业、保民生政策,我市创新推出“四送行动”,通过广泛宣传、密集招聘、精准培训和搭建平台等举措,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取得显著成效。
广泛宣传送政策,营造浓厚氛围。依托“淮南发布”、安徽公共招聘网等线上平台,持续推送招聘信息,并在高铁站设置企业用工信息二维码宣传区,方便求职者扫码获取岗位信息。同时,设立政策咨询台,累计发放就业创业宣传资料5000余份,并向市民发送“回乡创业,豪情满怀”主题短信400余万条,营造了浓厚的就业创业氛围。
密集招聘送岗位,实现高效对接。充分发挥基层就业平台作用,将招聘活动延伸至市场、商圈、乡镇等一线,把就业岗位送到求职者家门口,实现求职与用工的近距离、高效率对接。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招聘活动155场,服务企业2165户,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200余人,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和群众就业难问题。
精准培训送技术,提升就业能力。以返乡农民工为重点群体,通过微信工作群、宣传标语、“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培训意愿。截至目前,已收集251家企业、500余人的培训需求,并制定“订单式”“目标式”培训计划,分类开展电工、养老护理员和企业职工等技能培训352人次,切实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搭建平台送服务,助力人才回流。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组织7所技工院校开展14场座谈、宣讲活动,对接重点企业25家,促进校企合作。同时,开展“淮才可遇”青年学子家乡行活动,诚邀200名淮南籍在外学子回乡发展。此外,举办“接您上岗”保障企业用工送岗活动,安排专车输送100余名求职者走进企业,实现精准对接。通过“三级三方服务千企”行动,组织人社专员深入企业520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152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化“四送行动”,进一步优化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更加高效便捷的对接平台,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本报记者 贾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