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如何做好居家护理

潘宏娟

版次:A02  2025年03月27日

冠状动脉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目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冠心病患者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等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其科学合理地进行治疗及护理非常重要,目前虽然很多患者已经开始重视对冠心病的治疗及临床护士,往往患者缺乏科学有效的居家护理,从而不利于疾病的康复,那么,得了冠心病应该怎么做好居家护理呢?

一、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目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病变。冠状动脉为心脏供应血液的主要血管,当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阻塞时,导致心肌供血减少或者无法供血,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出现心绞痛的各种临床症状。

冠心病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1、心绞痛:心绞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由于心肌缺血而导致患者常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感,心绞痛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2、心肌梗死:如果冠状动脉完全阻塞会导致心肌缺血严重,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3、心力衰竭:冠心病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长期心脏供血不足,心肌受损,逐渐导致心功能减退,出现心力衰竭症状;4、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的发生,易引发心律失常,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心动过速及乏力不适,有的出现疲劳感,大大的增加猝死的风险。

二、冠心病如何做好居家护理?

1、饮食干预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冠心病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居家护理时需要规范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极为重要,做到低盐、低糖、低脂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或减少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特别是要严格控制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等;每日的总热量要做好把控,每天进行自我体重的监测,科学减脂减重,多食蔬菜、水果、全谷物及低脂肪蛋白质的重要性,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夜间进食,以减轻胃肠道负担,日常饮食荤素均衡搭配,避免挑食和偏食的习惯。

2、合理运动

冠心病患者的居家护理中做好合适的运动也显得尤为重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如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等等有氧运动,通过合理的运动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升心肺功能,运动要量力而行,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过度劳累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绞痛等不适症状,在进行运动期间需要监测心率,确保心率在正常范围内,以避免心绞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导致疾病的加重。进行运动过程中注意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保证自身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3、做好情绪管理

冠心病患者往往由于对疾病的担心,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及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的变化不仅不利于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也不利于其疾病的康复,严重时还会加重病情,因此在居家护理中要特别做好自我情绪的调整,当情绪不稳定时及时做好情绪的转移,如听一听轻缓的音乐等,促进自己不良情绪的释放。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家属多给予他们鼓励,支持和安慰,家庭应营造轻松,幸福的氛围,使其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引导他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抑郁。

4、做好生活护理

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冠心病的诱因之一,因此应绝对戒烟,并限制饮酒,避免酗酒。每日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要保证睡眠的质量,良好的睡眠也能有利于其疾病的控制。日常要注意防寒保暖,因为寒冷气候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因此,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和围巾,以减少冷空气的刺激,避免受凉等。

5、合理用药

冠心病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指导进行规范用药,对于冠心病患者往往需要治疗的药物较多,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降脂药等。应对每种药物名称、剂量、频率及用药时间做好详细的记录,避免用药不当,特别是不要自行更改药物的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疗效或引发不良反应,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确保及时服药,不要随意停药,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其他问题,应及时咨询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用药方案。

综上所述,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种需要长期治疗与管理的慢性疾病,严格做好居家护理是维持身体健康,预防病情恶化的关键,对于每个冠心病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用药,坚持合理饮食及运动,做好自身的生活护理。另外,合理管理情绪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总之,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护理,冠心病患者才能更好地管理病情,提高生活质量,避免病情恶化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单位系广德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