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响,连天欢,夸夸杨岗好家园。千般颂,万语传,支部引领勇争先。”3月20日,在谢家集区孤堆乡杨岗村,村民们手拿竹板敲得响亮,欢快说唱间,表达对基层党组织的赞美。
近年来,谢家集区始终秉持“一领域一载体、一乡镇(街道)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思路,把稳党建“方向盘”,持续深化引领,推动党建与产业、乡村振兴紧密融合,不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杨岗村有一支平均年龄超70岁的老支书调解队,调解队7位老支书为村民排忧解难,被村民称为‘定海神针’与‘灭火器’,不管是邻里闹矛盾,还是家里起争执,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支书’调解队。” 杨岗村村民黄友玲语气里满是信任与依赖。
据了解,从2017年谢家集区法院在杨岗村设立法官联系点起,老支书们就满怀着热忱参与到调解工作中。杨岗村负责人告诉记者说:“在村民心中,这些经验丰富、热心肠的老支书,是最值得依靠的‘老宝贝’,是守护乡村安宁的温暖力量,有他们在,村里和谐多了,大事小情都能稳稳解决。”
为进一步提升党员综合素质与服务群众的能力,谢家集深入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精心组建45支涵盖助农、环保、助老等领域的志愿服务队,党员踊跃参与,累计开展一线服务5500多人次。他们走进田间地头助力农耕,走进社区关爱孤寡老人,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600余个。
“咱村的蔬菜基地是绿色食品A级标识,不仅是谢家集区科协、农业农村局的科技示范点,还入选了省农业农村厅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给乡村农业发展立了标杆。”杨岗村党支部书记汤本良告诉记者:“村里不仅打造了本良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还有润杨养鸡厂、建筑材料厂、草莓大棚等产业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吸引了大批种粮大户,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比去年翻了近一倍。”在谢家集区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上,杨公镇陈庙村党组织书记张家云作为发言代表,高兴地和大家分享致富故事:“这几年,我们与邻村抱团发展,统筹建设村集体资产资源项目,村民的‘钱袋子’更鼓了。”
“下个月,第三届卧龙山环山越野赛就要鸣枪开跑啦。”唐山镇乳山村党支部书记梁永浩指着远处的乳山水库向记者介绍说:“我们正在这儿打造露营地,旁边几栋咖啡屋也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4月露营地草坪就能铺设完毕。未来游客到这儿打卡拍照、休闲放松、娱乐游玩一站式搞定,惬意得就像在家一样。”
梁永浩还告诉记者说,乳山村还规划了50亩中草药园、电商直播基地,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已完成90%,正着力打造“卧龙山湖美田园,淝水古韵画乡村”,以文旅带动村庄一三产业融合发展,让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谢家集区紧握党建引领“金钥匙”,全力开展村级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精准锚定产业项目,强化特色产业,整合分散资源,为村级集体经济的持续增收注入强劲动力。该区还创新探索“整乡推进”模式,区级统筹规划,乡镇积极推进,各村主动作为,为56个村定制专属发展策略。通过资产经营、资源开发等多元模式,助力各村突破发展瓶颈,推动13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联合成立公司,投资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带动周边10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