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与生活指南

傅晓文

版次:A04  2025年03月26日

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受到长时间血糖控制不佳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心脏病、肾病和视网膜损伤等慢性并发症,进而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采取有效的日常护理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1、日常护理

1.1血糖监测

①学习并掌握正确操作血糖仪。②在采集血液样本时,建议选择无名指、中指或食指侧面靠近指甲的柔软部位,这些地方血管密集且痛感较小。③对于那些血糖控制良好且稳定的患者,推荐每周进行一到两次的血糖监测。对于血糖控制不佳或者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则需要每日进行一次血糖监测,直到血糖水平得到控制。

1.2皮肤护理

①遇到皮肤瘙痒的情况,避免用力抓挠。②建议选择性质温和的香皂,并避开使用含有香料和色素的清洁产品及乳霜。③选购化妆品需谨慎,以防堵塞毛孔继发感染。④男性患者刮胡子时,应注意避免割伤皮肤,以防感染。⑤可使用温水洗澡,洗完澡后应在皮肤上及时涂抹保湿霜。

1.3口腔护理

①每天早晚刷一次牙,每次至少持续三分钟。②选用柔软毛质的牙刷,且每三个月更换一次。③频繁漱口有助于抑制细菌繁殖,但值得注意的是,需避免使用刺激性漱口水。④每隔三到六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1.4足部护理

①使用不超过37摄氏度的温水清洗双脚,但不要长时间浸泡。②使用中性香皂清洁足部,然后使用浅色、质地柔软且吸水性好的毛巾轻轻拍干。③修剪趾甲的最佳时机是在洗脚之后。④切勿使用电热毯、热水袋或者其他加热装置来暖脚。

1.5药物管理

①根据医嘱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名称和用法用量等,确保其能够充分理解相关信息,以便在家自行正确服药,从而有效地调控血糖。②针对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除了教导其正确的胰岛素使用方法和剂量计算外,还需教授皮下注射、胰岛素泵的使用操作技巧。③提供实践的机会,让患者亲自演示操作过程,以提高其实际操作技能,确保胰岛素的使用既精准又安全、有效。

2、生活指南

2.1正确饮食

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需多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推荐采用低脂饮食方案。倾向于挑选那些含糖量比较低的果蔬和全谷类食物。同时减少炸串和炸油条等高油脂食物的摄入量。推荐增加苦苣、荞麦和小米等蔬菜、粗粮在膳食中的比例。第二,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这类患者的肠胃功能通常较为脆弱,难以处理过硬或者过冷的食物,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胃肠道疾病,从而影响整体健康状态,削弱患者的免疫能力,影响临床疗护质量。第三,进食水果时,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控制糖分的摄入量,优先考虑糖分较低的水果种类,常见的有西瓜、草莓以及牛油果等,避免因糖分摄入量高而加重病情发展。第四,为了维持身体健康,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应采取低油少盐的方式,合理控制肉类的摄入量,确保饮食结构中荤素搭配合理,进而增强患者的免疫与抵抗能力,改善其体质,加速新陈代谢。

2.2规律运动

首先,建议患者通过有氧运动来增强整体机能,进而提高身体活力,使得骨骼肌能更有效地吸收氧气,进而提升氧气摄取量,减少体内脂肪堆积,从而保持糖代谢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散步、广播体操、跳舞、登山和游泳等形式的有氧运动均是不错的选择。其次,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务必关注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并且在每次运动之前做一些伸展动作或者踢腿练习来进行充分热身。最后,在运动结束后,依据所进行的运动强度和总量来进行心率监测,理想的心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70次。伴随患者体能的逐步改善,可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强度和运动量,但切忌过度训练,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若患者存在以下情况,则不建议进行运动:疾病管理不理想,血糖水平波动较大或者长时间处于高水平状态;存在突发性感染等急性并发症;存在心绞痛频繁发作、严重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等异常情况。

2.3心理调节

糖尿病管理是一项持久的挑战,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引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压力、情感波动以及各种应激状态会促使患者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导致血糖水平上升。正因如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稳定的生活节奏以及积极的情绪调节,对于血糖控制来说同样重要。

2.4定期复查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前往医院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主要监测血糖、血压以及血脂等各项生理指标。不仅如此,还需关注肾脏和眼部器官的功能状态。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前往专科医院就诊。

掌握上述技巧,并配合定期的医疗复查,不断完善治疗方案,相信您可以控制好血糖,避免并发症的伤害!

(作者单位系广德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