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 强
3月25日上午8时许,伴随着警报声响彻校园,洞山中学北校区正在上课的2000余名学生迅速反应,在任课教师的组织下,采取安全的避险姿势,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快速有序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集合后,各班第一时间清点人数,全程未发生推挤、踩踏现象。
洞山中学北校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学校师生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以实战化模拟检验校园安全应急处置机制,整个演练紧张有序,用时3分42秒,达到了演练预期效果,切实增强了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提升了师生应急避险能力,筑牢了生命安全防线。”
在洞山中学北校区多媒体教室,来自安徽省防灾减灾救灾救援队(淮南)专家结合典型案例,系统讲解了地震成因、预警信号识别、室内外避震要点及震后自救互救技能,重点强调避震口诀及疏散路线规划的重要性,并现场通过互动的方式,指导师生们掌握了正确逃生姿势等应急避险方法。
“讲座内容实用,关键时刻管用。”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洞山中学北校区五年级学生贺鑫怡告诉记者说:“这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和科普讲座,让我真正掌握了遇到地震时要先找到坚固物体进行躲避的避险要领。我要把学到的应急避险知识告诉父母和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懂得防灾减灾,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此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我们采取‘实战模拟+科普讲座’形式,让广大师生在实践中掌握了应急避险知识,切实增强了师生防灾减灾意识,为构建校园安全防护网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地震局负责人在宣传活动中告诉记者说:“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期间,我市将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进校园、‘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赠书和防震减灾科普馆‘开放日’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保障学生健康安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