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反诈“警花”云端护百姓平安

——记肥西县公安局二级警长陈霜

版次:04  2025年03月24日

安徽日报记者 许蓓蓓

陈霜,肥西县公安局二级警长,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好网民”“全国正能量职工网络达人”“全国优秀公安影视人才”“全省杰出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人物寄语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希望通过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群众进一步了解反诈防骗知识,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为维护网络环境的清朗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不是现金,也不是黄金,这回是购物卡。近期我们发现诈骗分子会诱导受害人去购买购物卡、礼品卡,然后骗取卡号和密码,向所谓的投资平台进行充值……”近日,在肥西县公安局13楼的“小霜警官”工作室,陈霜正面对镜头,向网友们介绍最新的反诈热点。

这位热情洋溢、又美又飒的“警花”,同时还是一位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短视频“博主”。几年来,她自编自导创作了大量反诈、普法、便民等内容的短视频,通过运营的“小霜警官”账号,在网络平台传播,总粉丝量超过800万,全平台播放量超60亿次。陈霜也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小霜警官”。

陈霜从警校毕业后,先后当过8年刑警和2年社区民警。当刑警时,她侦查破案抓嫌犯;当社区民警时,她走街串巷解民忧。由于表现优秀,26岁时她荣立个人三等功。她是如何从一线民警“变身”反诈宣传的“小霜警官”的呢?陈霜表示,这还得从她当刑警时遇到的一个案子说起。

“有一次,一位70多岁的老人来报案,说是遇到了骗子冒充警察,对方称老人在外地的儿子‘洗钱’将被通缉,需要把钱转到‘安全账户’证明儿子‘清白’。老人情急之下轻信了骗子,将全部积蓄转账给了对方。”陈霜回忆,老人来报案时哭得十分伤心,这让平时就接到过类似报案的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打击犯罪、挽回损失固然重要,但如果能从源头上去提醒群众知骗、识骗、避免受骗,是不是能够事半功倍呢?”2016年起,陈霜开始结合自身工作,分析电信诈骗的规律特点,思考识诈防诈的日常方法,并摸索学习写剧本以及拍摄剪辑技术,创作短视频,让更多人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陷阱”。

陈霜的第一条反诈短视频,是她一人扮演多个角色拆解“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生动形象地将骗子的骗术展示出来。该视频在省公安厅的微博账号发布,引发广泛关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提醒效果,这也让她更加坚定地走上了反诈宣传的道路。

“空洞的说教,单纯的劝导,宣传效果不佳,反诈宣传要探索既‘走心’又‘走新’的形式。”为做好这项工作,陈霜平时处理完手头工作,积极学习公安业务知识,研究社会关注的热点案例,总结诈骗方面的最新套路,积累了大量的拍摄素材。同时,她积极创新短视频呈现方式,将歌曲、脱口秀、方言等融入其中,并探索创作短剧,大大增强了短视频的观赏性。

2020年,陈霜创立警务自媒体“小霜警官”账号,个性签名为“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警察朋友”,亲民的形象和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她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粉丝。她也带动同事们参与进来,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创作了《“积分兑换”骗局》《“读心术”,我猜对了吗?》等大量“爆款”短视频作品。

“反诈先锋、人民卫士”“尽心普及法律、造福万千群众”……在陈霜办公室,一面面网友送来的锦旗,由衷表达着对陈霜的信任和喜爱。多年来,陈霜也收获了多项荣誉表彰,前不久,她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面对诸多荣誉,陈霜表示:“无论身在哪个岗位,把经手的每一件事用心做好,方可无愧于闪耀的警徽和庄严的藏青蓝。” (转载自3月21日《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