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2017年,淮南牛肉汤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淮南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
★文旅版图的全域共联
淮南牛肉汤的魅力,远不止于那醇厚美味、悠远文化,更在于它串联起的庞大文旅版图,她的香气始终弥漫在人们足尖所至之处。它将武王墩的神秘、寿州古城的厚重、淮河的绮澜、老街的烟火、八公山的秀丽、九龙岗的工业记忆、焦岗湖的潋滟串联在一起,勾勒出淮南独特的文旅画卷。
淮水之滨、八公山下,淮南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盛会,向四海宾朋发出热忱邀约。
寿州古城寻味旅行月暨江淮美食嘉年华,于古城墙下,在体验馆内,透过历史文物、多媒体展示,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千年之前的楚都。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品味到正宗的牛肉汤,还能深入了解楚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淮南豆腐文化旅游节暨牛肉汤美食文化节上,“豆腐西施”的温婉与“汤王争霸”的热烈相映成趣,将豆腐的细腻与牛肉汤的醇厚完美交融,开启一场舌尖上的奇妙之旅。豆腐的白嫩如玉,牛肉汤的浓香四溢,这不仅是味蕾的狂欢,更是淮南文化的深度交融。
焦岗湖首届文旅节暨第四届淮南牛肉汤文化节,湖水波光粼粼,游客们手捧牛肉汤,一边欣赏着湖光山色,一边品味着这传承千年的滋味,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景区负责人介绍,节庆期间游客量同比增长320%,周边农家乐收入翻番。牛肉汤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这片山水打开了人气与活力之门。
《六姊妹》热播,剧中对淮南牛肉汤的生动描绘,让它成为了现象级话题。取景地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因剧而火,直播互动、非遗展销将牛肉汤的诱人香气传递,街区内牛肉汤馆日均营业额突破5万元。
在文旅融合的进程中,淮南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不断挖掘新亮点,开拓新场景。淮南还积极推进武王墩墓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拟建4A级特色旅游景区。未来,这里将成为游客探秘楚国历史的重要窗口,让沉睡地下千年的历史遗迹重见天日,与牛肉汤文化相互呼应,共同讲述淮南这座城市的故事。
(三)心尖沉醉:一碗汤里的情感“原乡”
前几年,新浪网友“王昊的微地图”发了条微博:“只用麦当劳的位置就能画出美国地图,我们有这样的饮食连锁吗?”看似平常,却引发上万跟帖评论。大家纷纷表示不服:“沙县小吃申请出战”“成都小吃称霸江湖多年”“兰州拉面毫无压力”“桂林米粉笑而不语”。其中,淮南网友神回复:“淮南牛肉汤多如牛毛。”
这回复一点不夸张,去过淮南的人,对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牛肉汤店肯定印象深刻,随便一搜就有2000多家。“南北奔波数千里,未进淮南闻汤香”,这句话足以体现这座城市对牛肉汤的深深执念。
“美食犹在,乡情可觅”。
我们在任意网络平台上输入“牛肉汤”,搜索结果如众星捧月般指向一个地名——淮南。它所给出的“产地答案”,彰显市场统治力和乡情牵引力。
各地食客对淮南牛肉汤好评不断,更动人的是,在无数饱含乡愁的文章里,都能看到淮南牛肉汤的身影。漂泊在外的游子,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乡味道的眷恋,一碗热汤承载着童年记忆、成长足迹和对故乡的牵挂。这份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让淮南牛肉汤成为淮南人心中无可替代的乡情寄托,淮南也与牛肉汤紧紧相连,成为一段被网络铭记、游子传颂的乡情佳话。
现代作家宗承灏在《一碗汤的乡愁》中写道:“淮南牛肉汤,香气溢四方;如今走他乡,味蕾依旧香。”道出回首故乡远、味美难再期的复杂心境。在苏州开牛肉汤店的淮南人朱纪常,宣传时也总提到“妈妈的味道、记忆中的味道”。
去年9月,安徽白蓝集团与迪拜餐饮企业签约连锁经营项目,要建两家500平方米的淮南牛肉汤综合餐厅。集团负责人感慨:“这不仅是推广淮南牛肉汤,更是为了让海外游子感受家乡的温暖。”
“尖”字——“小”居上,恰似从寿春城岁月深处熬煮出的一碗牛肉汤,汤中烟火气,点滴生活味;“大”在下,犹若包容万象的文旅之城,城中千年韵,处处皆绮卷。
舌尖味,足尖景,心尖萦
这碗汤,是千年食光的“传承”;
这片景,是朋友圈的“爆款”;
这座城,是文旅界的“顶流”。
淮南,用一碗汤让你满口生津,用一片景让你步履不停,最后还悄悄偷走你的心——这真是个让我们一边喝汤一边感叹“人间值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