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新的变革。AI技术不仅改变了知识的获取方式,还提供了个性化教学、智能评估等新型教学手段。这一变化要求教师必须适应新的技术环境,掌握AI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教学。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一目标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这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通过角色转型,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灵活多样的教学服务,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这有助于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
一是从知识灌输转变为学习探索。在传统职业教育中,教师常被视作知识的传递者,其任务是将既定的知识体系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则扮演着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在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单纯的知识记忆已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行业需求。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加速了知识的更新迭代,更使得学习成为一种持续过程,而非一次性事件。因此,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是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如何学习、如何探索新知识,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的角色必须发生深刻转变,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习探索的引导者。以智能制造专业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AI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生产线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并借助故障排查、工艺优化等场景开展实践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简单地讲解故障处理的具体步骤,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模拟实验等手段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找到解决方案。此外,教师自身也需进行持续的学习与提升,积极参与各类AI技术及教育理念的培训,紧跟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以便更好地将AI技术融入教学实践中。同时,教师还需深刻反思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通过实践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以此,实现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质量的强化,增强教师教育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学习探索及知识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从统一教学转变为个性定制。在传统职业教育体系中,教师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进度来应对全班学生,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其中,统一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力受到打击。在人工智能时代,借助先进的AI技术,教师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数据的全面实时采集及分析,从而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需求,其内在需求转变使个性化教学成为育人的重要载体。以英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AI技术对学生的词汇量、语法掌握程度、口语表达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估,并基于学生能力数据的分析,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实现对学习内容的精准选择、学习进度的合理安排以及学习方式的个性化推荐。对于词汇量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符合其水平的词汇学习软件和练习题。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安排更多的口语实践机会与模拟对话场景,以帮助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此外,为了实现个性化定制教学,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与AI技术应用能力,还需要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教师应学会利用AI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以发现学生的学习规律与潜在问题。同时,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及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出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方案,进而有效发挥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教学优势,为教师有的放矢地做好教学设计和教育布局夯实基础。
三是从外部驱动转变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外部因素的驱动,如考试成绩的优劣、奖学金的获得、就业市场的压力等。此类因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但其效果往往具有短暂性、局限性,难以持续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教育理念的持续革新,职业教育教师的角色也需随之转变,从外部驱动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者。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AI技术构建出高度仿真的电商运营环境,不仅包含商品的上架、营销推广、客户服务等核心环节,还能够模拟出市场竞争、消费者行为等复杂因素。学生在这一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能够亲身体验到电商运营的艰辛与乐趣,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子商务的精髓。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设置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与目标。例如通过AI环境模拟,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模拟场景中提高店铺的销售额、优化客户服务体验、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以此,一方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问题与不足;另一方面强化学生实践经验积累,丰富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储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地进行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及资源的运用,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活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电商运营的各个环节,通过智能推荐系统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学习支持。此外,教师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利用人工智能平台开展学习小组、实践竞赛等活动,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竞争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是从单一课堂转变为内外融合。近年来,许多学校的课程教学往往将教育场景局限于教室之内,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与课本的阅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但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全方位的学习需求。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使教师可以将教学场景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实现内外融合的教学模式。为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教学优势,教师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平台与企业开展线上教学合作与互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的前沿动态及实际需求,并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习机会。最终,将智慧教育课堂打造成为学生知识学习与应用的重要实训基地,确保教师能够依托人工智能教育平台,更好地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实现对教师教育成果的充分转化。
〔本文系基金项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2年度规划课题(学校发展类)“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教师角色转型研究”(课题批准号:CANFZG22356)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系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