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营运车辆动态监控是现代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核心技术手段,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追责”,既保障了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推动了运输行业的规范化、智能化发展。为提升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市交通运管部门多措并举强化动态监控管理,有效遏制高风险违规行为。
针对班线客车、旅游客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运管部门筛选出多次违规未整改车辆,建立起重点问题车辆动态数据库,推送至辖区运管所重点巡查,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并加强培训,情节严重者移交执法部门查处;编写了《车辆动态监控巡查方法》,组织全市相关工作人员学习,确保熟练掌握各系统操作,利用信息化手段,从超速、在线率、轨迹完整率等方面对全市605台客运车辆、486台危货车辆做到每天覆盖巡查一次,确保情况掌控。
此外,市运管处建立巡查记录台账,明确问题分类,核实情况和后续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形成工作闭环;进一步打通省-市-县三级数据共享通道,及时修正误报指标,提升监管精准度。2月以来,全市共计开展巡查5000余车次,整改问题370个,移交违法线索25次,涉及车辆161台次。
为了将“两客一危”安全工作落在实处,交通运管人员登门入户约谈问题企业负责人,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责令限期整改并按时上报整改资料,推动企业建立驾驶员安全教育体系,严查屏蔽监控、轨迹漂移等违规操作。对多次违规企业移交执法部门查处,并纳入质量信誉考核,通过多方协作,形成监管合力。通过严格管理,淮南市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高风险行为得到下降,交通事故风险有效降低,为道路运输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市交通运管部门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动态监控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推动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张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