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依法抓催缴,信用约束破梗阻。建立公积金迟缴、补缴等行为协调议事机制,持续跟进不缴、少缴、欠缴等信访投诉案件的处理,坚持协商调解和依法督缴并举,探索运用信用约束、行政调解、行政处罚等措施查处违法典型案例,全力打通归集扩面难点堵点。2024年,对86家缴存单位下发《催缴通知书》,当年完成25家缴存单位补缴并恢复正常缴存业务。
政策升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
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坚持住房公积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
制度及时修订,流程规范促更新。经多方征求意见,多轮修改并经社会听证、管委会审议,完成了对原归集、提取、贷款三大管理办法的更新修订。
额度动态提增,民生保障显力度。将双缴存职工家庭住房最高贷款额度提增至65万元、单缴存职工家庭提增至50万元;将租房提取标准额度提增至24000元/年;将绿建贷款额度统一上浮20%。
标准精准优化,政策礼遇暖民心。优化购房提取时限,由1年放宽至2年;优化购房公积金提取,父母子女间购房提取可相互支持;优化租房提取的支持力度,新市民、青年人可按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优化人才礼遇政策,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在计算其实际可贷额度时,可不与公积金账户余额挂钩。
金银协同赋能,金融活水润小微。开展住房公积金+金融“金银携手”助力企业融资增信对接活动,利用住房公积金优势,助力各商业银行开发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优惠产品,以向住房公积金建缴企业提供增信融资减负及优质便利的涉企服务为核心,充分发挥公积金中心在政企银企中间的“信息金桥”作用。
数字赋能,改革创新树立行业标杆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通过数据赋能,推进业务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让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更加好办易办。
一网通办启新篇,区域协作优流程。2023年10月,该中心提出将“偿还异地公积金贷款提取公积金”列入2024年长三角公积金一体化“一网通办”公积金事项的建议,得到省住建厅认可及住建部的肯定,后续在全国多地试点推行。2024年5月,在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召集下,该中心参与探讨、商定了《关于在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开展偿还异地公积金贷款本息提取住房公积金业务的工作方案》和相应接口文档,并完成接口改造等相关开发工作,再会同省数据资源局、合肥公积金中心进行联调测试,全程历时5个月,于2024年9月完成全流程测试工作并申请上线。
多事联办提质效,便民服务零跑腿。2024年,我省多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落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陆续参与退休“一件事”、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公民身后“一件事”和个人住房贷款购房“一件事”试点工作。在退休“一件事”中,对现有退休提取住房公积金流程进行优化,全过程无需职工到公积金中心办理退休提取手续;在公民身后“一件事”中,死亡提取住房公积金业务线下办优化为线上办,变多头跑为“零跑腿”,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和办事体验。
贷款集成一次办,全省试点树标杆。作为全省唯一试点,淮南公积金勇于创新,联合多部门对贷款购房“一件事”进行整体设计、逐步优化。起草了《安徽省高效办成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一件事”实施方案》,并与各地市公积金中心贷款业务部门沟通交流,不断调整细节,力求满足全省各地市公积金贷款办理需求。目前,已完成全流程测试,并于2025年1月初正式上线试运行,住房公积金贷款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数字赋能亮码办,证明事项一键通。按照住建部关于整合住房公积金个人证明事项、推动“亮码可办”的工作要求,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亮码可办”嵌入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实现了住房公积金个人证明事项的在线开具和实时查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扫码枪识别电子码,自动获取职工在异地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信息。
“住房公积金根基于‘积’,核心在‘金’,目的为‘房’。”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同志表示,将始终坚守住有所居的制度初心,坚持改革创新引领,持续释放制度红利,逐步扩大覆盖人群,更好发挥住房公积金保障作用,让更多人实现“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