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是肩关节活动的解剖弱点,在运动损伤中,肩袖肌腱退行性改变的急性加剧常会引起肩袖损伤。肩袖损伤尤其是肩袖撕裂,可能导致肩部的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影响生活质量。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也叫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是一种以微创方式修复肩袖损伤的手术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肩膀的正常功能。本文就来聊聊这种手术的相关医学知识,看看它是怎么做到让肩膀“重生”的。
一、什么是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是一种采用关节镜技术对肩袖损伤进行修复的微创手术。肩袖是由四块肌腱构成,负责肩关节的稳定和活动。当肩袖发生撕裂或损伤时,常常会导致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传统的肩袖修复手术通常需要较大的切口,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则采用小切口插入关节镜,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肩关节内部的情况,精准评估损伤程度,利用专用的微型器械进行修补。这种手术方法不仅能减少手术创伤,还能加快恢复速度,病人在术后通常能更快恢复日常活动。关节镜的应用使得手术过程更加精确,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完成修补,有效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术后恢复期较短,患者能够更早进行肩部功能的恢复训练,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总的来说,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为肩袖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治疗手段。
二、为什么需要进行肩袖修补术?
肩袖损伤通常是由于肩膀过度使用或外力撞击所致。例如,长时间的举重运动、反复的投掷动作,或者一次严重的摔伤,都可能导致肩袖肌腱撕裂。当肩袖受伤时,肩膀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患者可能会感到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甚至无法完成日常的简单动作,比如抬手、洗头或者提重物。如果肩袖的损伤比较严重,保守治疗(如药物、物理治疗等)可能无法有效缓解症状,此时就要利用手术进行修复,恢复肩膀的功能。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能够精准修复损伤部位,恢复肩膀的活动能力,帮助患者重新恢复正常生活。
三、手术前的准备
在进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之前,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检查,以确定手术的必要性和相关准备事项。常见的检查包括X光、MRI(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帮助医生了解肩袖损伤的具体情况,包括撕裂的大小和位置。除了影像学检查,患者在手术前还需要进行一些常规的身体检查,确保没有其他健康问题。比如,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心肺功能,确认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患者还要停止服用一些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手术当天,患者会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局部麻醉是指在肩膀周围注射麻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清醒,但不会感到痛苦。全身麻醉则是让患者完全昏睡,确保手术过程中没有任何不适。
四、手术过程介绍
手术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医生的精确操作。首先,医生在肩部做几个小切口,然后通过这些切口插入关节镜和手术器械。关节镜内置微型摄像头,实时将肩膀内部的画面传输到显示器上,根据这些影像判断肩袖损伤的位置和严重程度。如果肩袖肌腱有撕裂,医生使用特制的工具,将撕裂的部分重新缝合在骨骼上。这一过程涉及将肌腱通过缝合线固定在肩胛骨的适当位置,这些缝合线一般是可吸收的,不需要拆除,避免了患者的二次伤害。在手术完成后,清理伤口,确保没有多余的血液或组织残留。最后,所有的小切口都被缝合好,并且包扎起来,防止感染。
五、手术后的恢复
虽然关节镜手术是微创的,但手术后患者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手术后的第一步是肩部的休息,刚做完手术的患者要佩戴一个固定带或吊带,保持肩膀的稳定,以减少活动并促进愈合。手术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肩膀的运动范围和力量,避免肩膀僵硬。医生和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订适合的康复计划。刚开始,患者需要进行轻度的拉伸和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直到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在恢复过程中,患者要注意避免肩膀过度负重和剧烈活动,否则可能会影响手术效果。在术后3个月到6个月左右,一般能够恢复大部分的肩膀功能,但完全恢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六、手术的优势和风险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关节镜手术的恢复期要短得多。其次,由于手术过程中仅通过小切口进行操作,患者的术后疼痛感较轻,住院时间也较短。当然,任何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也不例外,常见的风险包括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但这些风险相对较低,医生会在手术前进行详细地评估,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肩膀修复手术,能够帮助肩膀受到损伤的患者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虽然手术过程微创,但患者的恢复期仍然需要时间和耐心。手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恢复肩部功能至关重要,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有肩袖损伤的困扰,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在医生的指导下,保持积极的康复态度,肩膀的“重生”并非难事。
(作者单位系宿松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