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儿童异物吞服的紧急处理步骤

鲁成成

版次:04  2025年03月19日

好奇好动、求知欲强烈、探索欲旺盛既是儿童的天性,又是其认知世界、学习新技能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动力源泉,然而这也会导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积木配件、硬币、纽扣电池等物品时,会因好奇而吞服。异物吞服尤其是吞服纽扣电池等含有重金属或化学物质的物品,在损伤或阻塞儿童食道的同时,还可能引起胃穿孔、肠道梗阻等严重不良事件,危及儿童健康安全。因此,在发现儿童吞服异物后,需立即采取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以降低异物吞服的危害性。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儿童异物吞服原因和症状和紧急处理步骤。

1、儿童异物吞服原因和症状

儿童吞服异物家长有很大的责任,在照护儿童时未能付诸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未能做到有效的监管和保护,如在儿童接触积木、弹珠等小物件时,未能予以陪伴,并及时提醒不可入口。同时儿童天生的强烈好奇心也是其吞服异物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遇到未能接触过、外形艳丽明亮且体积较小的物品时,极易在好奇心的催使下将物品放入口中并吞服,如直径3-5mm的圆形多彩磁力珠,儿童玩耍时极易误吞,且因具有一定的磁力,还可能在相互吸引中夹破肠道、引发肠道穿孔。因此,家长应努力承担监护人的责任,一旦发现以下情况需高度警惕异物吞服的可能,第一,因呼吸不畅、缺氧所致的面色青紫;第二,儿童用手高频次地抚摸或用力抓住喉部,表明其喉部有明显不适或呼吸困难;第三,大口喘气、吸气,以期获得更多的氧气;第四,说不出话,呼吸不畅,有显著窒息表现;第五,短时间内多次用力咳嗽,以期咳出异物。

2、儿童异物吞服紧急处理步骤

2.1准确评估异物情况

家长在发现儿童出现异物吞服症状后,切忌慌张慌乱,需立即恢复冷静,率先安抚儿童紧张情绪,并通过观察儿童周围物品的变化、引导儿童指出所吞服的物品等方式快速判断异物种类,随后评估出异物可能到达的位置和产生的危害程度。

2.2鼓励儿童咳嗽

如判断评估结果显示,吞服的异物会对儿童部分呼吸道造成阻塞影响,可在儿童情绪稳定后指导其正确科学地咳嗽,以促使异物快速排出。

2.3分年龄予以针对性急救

2.3.1儿童年龄<1岁

采用拍击背部及按压胸部法。①单手呈八字形张开,以确保儿童下颌和头部的稳定牢靠。②协助儿童趴在家长一侧前臂上,随后家长向前伸出同一侧的下肢,用于支撑前臂;将儿童下肢分开,用躯干和两侧上臂固定住下肢,以避免儿童乱动;期间务必确保儿童时刻保持头低臀高位和气道的平直,并做好儿童颈部安全的防护保障。③用另一侧手掌根部于儿童两侧肩胛骨处分别有节拍有规律地快速拍击5次。④拍击完成后,双手协作在保障儿童头部稳定的条件下,将其身躯翻转,面部朝上。此时如异物未顺利排出,需行按压胸部处理。⑤协助儿童躺在家长一侧前臂上,随后家长向前伸出同一侧的下肢,用于支撑前臂;将儿童下肢分开,用躯干和两侧上臂固定住下肢,以避免儿童乱动;期间务必确保儿童时刻保持头低臀高位和气道的平直,并做好儿童颈部安全的防护保障。⑥用另一侧的食指和中指于儿童胸部有节奏地快速按压5次,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异物排出。期间如儿童出现心跳或呼吸停止,需即刻予以心肺复苏干预,并送医就诊。

2.3.2儿童年龄≥1岁

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①儿童取站立位并分开双腿,家长跪于儿童身后或以弓部形式站立于儿童身后,并顶住儿童屁股。②家长双手置于儿童脐部正上方两指的位置,贴近儿童腹部的一只手掌心向内、握拳,另一只手包裹住拳头。③两臂用力收紧,两手跟随收紧用力的频率同步按压腹部。④重复进行、按压数次,直至异物排出。需要注意的是,如判断出异物为鱼刺等尖锐物品,切不可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正确处理方法为第一时间拨打120,送医就诊;如海姆立克急救失败,且儿童出现心跳或呼吸停止,需即刻予以心肺复苏干预,并送医就诊。

3、总结

综上所述,儿童异物吞服后的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可很好地减轻异物吞服的危害,保障儿童健康安全。对此,家长应在了解异物吞服原因和症状的基础上,加强急救训练,以便可以更快更精准地判断评估吞服的异物情况,并通过指导儿童有效咳嗽、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等途径帮助儿童快速排出异物。

(作者单位系六安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