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版次:02  2025年03月18日

本报讯 2024年以来,淮南经开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理念,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优化引才环境、拓宽聚才渠道,全力打造最优人才生态环境,推动各领域人才集聚发展,为淮南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点燃“智力引擎”。

以产业聚才,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紧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通过走访调研重点企业,摸清企业产能、用工诉求,建立经开区重点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库,精准对接企业招引需求,举办“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8场,为企业解决就业人才2500余人。2024年以来,全区4人入选淮南市制造业企业“突出贡献人才”,占比40%;6人入选淮南市制造业企业“优秀人才”,占比12%。

以人才兴产,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建立管委会与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安徽机械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联动机制,为园区提供智力、技术等配套服务,达成引智合作协议数量19个,吸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数量24个。202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家,成功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89家,国瑞药业获评省科技领军企业。成立2家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组建经开区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新增入库中级以上专家19人。

以产才互融,夯实协同发展新根基。深入上海、浙江等地开展“双招双引”活动150余批次、拜访企业400余家,全年新签约项目58个。推深做实与沪苏浙等先发地区人才交流,与上海莘庄工业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织30名党政企人才赴苏州工业园区跟班学习。积极发挥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聘请招商顾问16人。组织钱潮轴承等重点企业赴厦门大学等重点院校招引本科以上学历50余人。 (本报记者 吴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