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输血的特殊注意事项解析

刘传波

版次:A03  2025年03月17日

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生理上的特殊变化,输血治疗需要格外谨慎。以下是一份针对孕妇输血的特殊注意事项的科普指南,旨在为准爸妈们提供全面、实用的信息。

一、输血指征的严格掌握

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以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贫血。然而,并非所有贫血的孕妇都需要输血。输血应严格掌握指征,可输可不输者坚决不输,以降低或避免同种免疫和病毒感染的可能。

血红蛋白水平:一般情况下,女性正常血红蛋白数值为120至150g/L。若孕妇的血红蛋白低于60g/L,且经积极治疗后无法纠正时,才考虑输血。这是因为输血虽然能迅速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

输血目的:输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纠正贫血,更重要的是保证胎儿的供氧。因此,在决定输血前,应充分考虑孕妇的全身状况、胎儿的安危以及输血可能带来的风险。

二、血型与抗体的检测

孕妇在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以确保输注的血液与孕妇的血型相匹配。

ABO血型系统:输注血液必须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RhD阴性妇女应输注RhD阴性的血液,以避免胎儿产生同种免疫反应。

不规则抗体筛查:妊娠、分娩、流产和产科手术等经历次数越多,孕妇体内产生血型抗体的可能性越大。

夫妇双方均应常规检查血型和血型抗体,这对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的预测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溶血风险:如果孕妇的血型与胎儿的血型不相容(如孕妇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在妊娠期间或分娩时,胎儿的红细胞可能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刺激母体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溶血性贫血。

预防措施:通过夫妇双方的血型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溶血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输注相应的血液制品或进行药物治疗。

三、输血成分的选择

输血应以成分输血为主,即只给必须输血的孕妇输其需要的血液成分。这不仅可以提高输血效果,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是全血或浓缩红细胞经过特制的去白细胞过滤器后所得的红细胞,白细胞去除率达99.9%以上。可用于免疫抑制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孕妇。

洗涤红细胞:宫内胎儿输血时应选用洗涤红细胞,可以去除95%以上白细胞和99.5%以上血浆,需在配置后24小时内尽快输注。

血小板:当孕妇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时,应输注浓缩血小板,有预防分娩时出血的作用。

血浆成分:包括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等。主要用于治疗胎儿各种贫血、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补充血容量和凝血因子。

四、输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输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输血前准备:输血前应对孕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生命体征、凝血功能、传染病指标等。同时,应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输血过程顺畅。

输血速度:输血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止发生心力衰竭。大部分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在输血最初15分钟内,因此输血起始速度宜慢,成人输血速度为1至2ml/min(20至40滴/分)。观察孕妇无不良反应后,再根据孕妇的状况和医师的医嘱调节输血速度。

输血反应处理:输血过程中,如出现寒战、发热、荨麻疹、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相应的抗过敏、抗休克等治疗。同时,应保留血袋和输血器,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

五、宫内输血的特殊注意事项

对于宫内胎儿输血,除了遵循上述输血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输血指征:宫内输血主要用于治疗胎儿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输血前应进行详细的胎儿评估,包括胎儿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的检查。

输血方式:宫内输血通常采用脐静脉穿刺术。在B超引导下,选择最佳的脐带穿刺部位进行穿刺,然后向脐血管注入相应的成分血。

输血监护:输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胎儿心率变化和孕妇宫缩情况。如出现胎儿心动过缓或脐静脉压力过高,应立即停止输血。

术后护理:输血结束后,应抽取脐血复查血常规,同时监测孕妇血压以及是否出现寒战现象。术后应卧床休息3天,并密切观察孕妇和胎儿的病情变化。

六、输血后的护理与观察

输血后,应对孕妇进行密切的护理与观察,以确保输血效果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生命体征监测:输血后应持续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输血效果评估:输血后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以评估输血效果。同时,应观察孕妇的贫血症状是否得到改善。

并发症预防:输血后应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溶血反应等。如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输血史。

七、输血的风险与替代治疗

虽然输血在治疗孕妇贫血或失血时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风险。因此,在考虑输血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并探索替代治疗方案。

输血风险:输血可能带来感染、溶血反应、过敏反应等风险。此外,长期输血还可能导致铁过载等并发症。

替代治疗:对于轻度至中度贫血的孕妇,可以通过补充铁剂、叶酸等造血原料来改善贫血症状。对于重度贫血的孕妇,除了输血外,还可以考虑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治疗。

总之,孕妇输血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医疗操作。在决定输血前,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输血后,应对孕妇进行密切的护理与观察,以确保输血效果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应充分权衡输血的风险与利弊,并探索替代治疗方案。准爸妈们在面对孕妇输血这一问题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性,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共同为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系太湖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