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多点开花” 为民实事“落地生根”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魏云冰

版次:A01  2025年03月17日

“我们1号楼下的井盖不知道什么时候破了,现在有个大洞,太危险了,尽快安排人来修一下吧。”

近日,田家庵区新淮街道长青社区接到居民李阿姨的电话,反映长青村四牌楼1号楼路口下水道井盖损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社区立即联系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到达现场很快将开裂的井沿清理干净,换上了新的井盖。

近年来,田家庵区积极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实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建设全覆盖,将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积极探索“志愿服务+专业社工+社会资源+社区治理”的文明实践服务新模式,持续抓好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办好普惠群众的实事、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事。

除了解决群众“眼前事”,田家庵区还注重主动发现“心头难”。前不久,泉山街道泉山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了解到辖区居民韦阿姨家庭变故和生活困境,第一时间向社区汇报并积极为其申请困难家庭救助。救助金顺利落实后,韦阿姨特意送上锦旗,感谢社区党组织的关怀和贴心服务。“真的非常感谢社区的工作人员,把我们的事都记在心上,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韦阿姨感动地说道。

田家庵区积极打造文明实践品牌,推广文明实践项目,积极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文明实践重点工作内容和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打造普惠性、特惠性、互惠性文明实践项目210个。其中“幸福敲门”文明实践项目荣获第七届安徽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第三届淮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淮南市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典型等多项荣誉。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区将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结合地方特色,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展更多接地气、受欢迎的文明实践活动。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实际行动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助力添彩。”田家庵区文明办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