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骨质疏松,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缺钙”,认为补钙就能解决问题。然而,骨质疏松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它更像是一场骨骼的“无声危机”,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达到20.7%,男性达到14.4%。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高达9000万人,有近2亿人口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骨量减少问题。
一、骨质疏松的形成
这要从骨的生长发育说起。骨质疏松的特征是骨量的减少,儿童和青少年期是骨量增加的关键时期,骨量的增加一直持续到30岁左右,达到最高值,医学上称为“峰值骨量”。35岁以后骨量开始下降,女性绝经期以激素水平下降为主的原因,导致了女性骨量的下降速度明显高于男性,这也就是为什么骨质疏松在女性、尤其是绝经期女性中更加常见。当然,随着机体的衰老,各种组织器官的功能下降,成骨细胞促进新骨形成的能力逐渐减弱,破骨细胞的能力相对增强,骨骼的分解超过生成,这样会造成骨质丢失,逐渐出现骨量减少,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骨质疏松。
二、骨质疏松的表现
骨质疏松是一个慢性的疾病过程,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人都不会重视,有的人甚至在出现骨折后才发现患有骨质疏松,而那时就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并及早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产生尤为重要,下面几点是骨质疏松早期的常见表现,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
1、抽筋
多发生在小腿,尤其是在运动或睡眠时出现,很多人认为抽筋是低钙引起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容易抽筋的人血钙都会降低。因为当人们血液里的钙减少时,人体会自动调节让骨头里的钙到血液中去,这样虽然血液里的钙正常了,但骨头里的钙会减少,引发骨质疏松。
2、疼痛
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常常发生在后背和腰,晚上疼得更厉害,休息后可以缓解。随着骨质疏松的加重甚至出现全身疼痛,疼痛也变成持续性,休息后不会有明显的缓解,还可能合并有其他症状出现,比如骨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等。
3、身高缩短
大家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些人变矮了,这也是骨质疏松的表现。因为椎体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大梁骨的高度变矮,从而导致身高变矮。
4、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很多人因为轻微外伤引起疼痛到医院就诊,发现骨折了,才知道骨质疏松的存在。这些骨折有的是致命的,比如髋关节周围骨折,就被称为是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多数人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会在短时间内失去生命。
三、关于骨质疏松的误区
1、骨质疏松不是什么大毛病?
骨质疏松的危害绝不仅仅是弯腰驼背、身高缩水、腰背疼痛、腿抽筋等,还可导致胸廓畸形、胸闷气短、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严重的可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失能,发生尿路感染、肺炎、褥疮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
2、骨质疏松症属于老年病,跟年轻人不沾边?
人们通常把骨质疏松症视为老年病,好像与年轻人不沾边。事实上,骨质疏松症并非老年人“专利”,如今有些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尤其是体型消瘦的年轻女性,也有可能罹患此病,这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生活在城市的许多年轻白领,平常缺乏户外锻炼,日光照射不足,吃饭挑食或过度节食,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喜嗜烟酒、咖啡等等,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可能致使年纪轻轻就患上骨质疏松症。
3、经常喝骨头汤,能够预防骨质疏松?
长久以来,喝骨头汤一直被认为是补钙的良方。实际上,骨头里的钙很难被溶解出来,骨头汤里的钙含量其实很低,一碗骨头汤的钙含量不过10毫克,还不及一杯牛奶钙含量(约200毫克)的1/20。而且,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的脂肪,经常食用还会引起高血脂,因此用骨头汤补钙并不可取。
4、只要补足了钙,骨骼就不会缺钙?
说到预防骨质疏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补钙。其实,光补钙是不够的,如果说钙是构成骨骼的“基石”,那么维生素D就是把“基石”输送到骨骼当中的搬运工。如果体内维生素D不足,即便补充再多的钙,身体也无法有效吸收。
四、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
1、加强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青年时期适量运动有助于获得最佳峰值骨量,而且运动也有助于减少骨量的丢失。
2、均衡膳食
日常的饮食要富含钙质,这样才能为骨的生长提供原材料,材料充足了才会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
3、增加日晒
日晒有助于人体自身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钙吸收,提高血钙浓度,再加上高钙食物的摄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骨质疏松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我们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就会尽可能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骨骼保养是终身的健康投资,让我们从今天的下一餐开始,从简单的运动做起,让每一块骨骼都充满生命力。健康的骨骼,才是抵御岁月流逝和疾病侵袭的坚硬铠甲。
(作者单位系淮南朝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