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服务领域,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更是优化患者就医体验、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胸泌尿外科患者的康复过程较长,康复需求较复杂,护理人员需为其提供优质、全面的术后护理,才能促使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现讲解一些胸泌尿外科术后护理要点,为胸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参考。
一、心电监护
手术完成后,经过麻醉复苏,护士会通过平车将患者转运至病房,而后为其连接心电监护与氧气,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直至病情平稳方可停止监护。
二、体位调整
若患者在术中采用全麻,术后无需去枕;若患者在术中采用腰麻,则术后需去枕平卧6h。若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麻醉副作用,应立即将患者的头部轻轻转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三、早期下床活动
当患者完全清醒后,应协助患者调整为半卧位,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若病情稳定,患者可在手术4h后在床边或床上进行轻微活动。术后第1d,患者可尝试下床活动。早期下床活动对整体康复尤为重要,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还可通过增强肺活量和促进深呼吸,减少肺不张和肺炎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在首次尝试下床前,患者应先在床边静坐约30秒,确保没有头晕或其他不适感后再慢慢起身活动,以保证患者逐步适应身体变化。
四、管路护理
胸泌尿外科术后患者会使用胸腔引流管、导尿管、胃管等多种管道,做好管路护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胸腔引流管,需保证其通畅性,并定期检查水封瓶中的水柱波动情况,正常情况下应有轻微波动。同时,需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变化,并定期检查引流管及其连接装置的固定情况。针对导尿管,应定期检查尿袋位置,避免高于膀胱水平导致尿液反流,还应每日用温水和温和肥皂清洗尿道口周围区域,保持局部清洁。针对胃管,应根据治疗需求调节滴速,避免过快或过慢影响疗效,并定期更换输液部位,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五、疼痛护理
术后,若患者疼痛感强烈,医生会依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开具相应的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一些患者会选择在手术室内预先安置一个止疼泵,此种装置能够持续向体内输送止痛药。当患者觉得疼痛难以忍受时,可通过按压止疼泵上的按钮来增加药物的输入量,每次按压后需等待15min以上方可再次操作。此外,患者还可采取一些自我放松的方法来帮助缓解疼痛,如观看电视节目、聆听音乐或是与家人朋友交谈等,此类活动有助于分散注意力,放松身心。
六、饮食指导
手术当日,患者可在手术2h后饮用适量温开水,若无不适反应,可在4h后进食。建议先选择容易消化的食品,如稀粥,而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步过渡至米线、卷粉,最终恢复正常饮食。推荐患者多食用牛肉、鱼肉、瘦肉及各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还可鼓励患者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量,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
七、伤口宣教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如何观察伤口的变化,包括颜色(正常的愈合过程中,伤口应逐渐从红色变为健康的粉红色)、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异常分泌物。叮嘱患者在洗澡时避免让伤口直接接触水,并注意体温变化。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证无菌操作,以减轻感染风险。
八、腹带包扎
针对腹部有手术切口的患者,推荐使用腹带以促进伤口愈合、缓解腹部不适感。腹带的使用有助于支撑腹部肌肉,减少对伤口的压力。在佩戴腹带的过程中,建议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松开腹带1h左右,以便让皮肤得到适当的透气时间,并减少因长时间包裹而引发皮疹的风险。在松解腹带期间,应避免大幅度翻身或任何可能牵拉到导管的动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不适。如此既能保证伤口区域的良好通风,又可保护敏感肌肤免受刺激。
九、出院指导
出院当日,提醒患者按预定时间回院复查,以便医生评估恢复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教授患者识别并报告任何不寻常的症状,如持续性疼痛加剧、伤口出血不止、呼吸困难等,这些都是需要立即寻求医疗帮助的信号。同时,提供紧急情况下可联系的医疗服务电话或地址,确保患者遇突发情况正确处理。
(作者单位系潜山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