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书记”用实干书写为民情怀

——记“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团结社区党委书记、社居委主任马媛媛

版次:02  2025年03月14日

本报记者 何婷婷

“居民身边再小的事,对我来说也是大事。”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团结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媛媛,多年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用心用情对待每一位居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脚踏实地的工作赢得社区居民的信任和支持,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贴心书记”。马媛媛近年来获安徽省“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淮南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近期又获“安徽省三八红旗手”殊荣。

党建引领增强社区凝聚力向心力

马媛媛坚持以党建为载体,多渠道、多形式筑牢党员、群众思想根基,推动党建与社区治理、为民服务相结合,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构筑“红色议事”,打造共治共享新平台。马媛媛积极引导辖区单位、党员、群众参加社区建设,召开社区红色议事会,协商解决了澜山和府难办证等历史遗留问题30余件,推动多元主体多方联动。她在居民区成立“红色共享小屋”邻里议事角,实现居民的事情自己议、居民的矛盾自己解、群众的难题集体解,推动形成“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矛盾问题就地解决”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创建“社区食堂”,做优做强养老服务。积极推行“党建引领+居家养老”模式,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有日间照料室、健身活动室、图书室等,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各种公益服务。打造“社区食堂”,通过“上门送餐+线下就餐”订餐等方式,组建党员“红心”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物美价廉的“暖心餐”。

倾心服务关心关爱妇女儿童

马媛媛围绕“妇女之家”功能定位,积极拓展活动载体,通过链接社区资源,开展多样化、个性化妇女儿童服务,激励更多妇女投身社区跨越发展热潮中来。社区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登记在册巾帼志愿者有186人,形成了覆盖面广、志愿服务内容全面、管理较为规范、服务较为灵活的巾帼志愿者组织网络和服务网络,丰富了广大妇女群众的生活。

作为爱心妈妈,马媛媛经常利用“六一”儿童节、中秋节、周末等,走访困难家庭,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孩子送去书包、月饼等物品,陪伴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她开设了“快乐假期”公益托管小课堂,主动引导青年志愿者、社工积极发挥作用,开展“公益托管班,助力儿童成长”等特色主题活动100余场。此外,她还搭建了“儿童议事会”平台,邀请社区儿童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文明行为、文明养犬和交通安全等热点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有效推进了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

紧盯群众需求打造和谐幸福社区

为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需求,马媛媛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完成了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装饰装修项目,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城市书房、未成年人活动室、妇女之家、科普室等功能室的硬件设施,全力打造多功能服务型社区。近年来,社区精心打造的“幸福驿站”被评为省级公益项目,开展街头送清凉、温暖一角等志愿服务活动500次。

马媛媛坚持突出服务延伸,创新“暖新驿站”,积极打造骑手友好社区,为骑手小哥提供休息场所,并配备饮用热水、手机充电、便民药箱和法律政策咨询等近十项服务,实现了“累了来歇脚、冷了来取暖、渴了来喝水、没电来充电、饭凉来加热、政策可咨询、困惑可解答”的功能。同时,暖新驿站积极发动辖区企业、爱心商户及社会组织认领,营造出关心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