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台县,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清一色为女同志。她们凭借着细腻的心思、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扎根这片土地,默默耕耘,一心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充分展现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特风采。它就是凤台县杨村镇淝丰村村“两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村民祝保秀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丈夫离世后,多年来她独自拉扯三个孩子。然而,命运似乎并未眷顾这个家庭,她的大儿子又患上脑瘤,日子愈发困苦。经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并提交申请,村里积极为她申请残疾人补贴,办理低保,每年的兜底资金保障了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即便生活有了保障,祝保秀的“等、靠、要”思想仍未改变。村党支部书记展坤灵主动与她拉家常、谈心交流,鼓励她开展养殖,并告知她如今有产业直补政策,能减轻养殖负担。一番耐心沟通后,祝保秀转变了思想。在村里的帮助下,她开始养羊。2024年,祝保秀卖了6只羊,加上产业直补,一共收入9800元。她激动地说:“我虽然身体残疾,但还能劳动,幸福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
近年来,淝丰村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直补到户申报工作,为符合补助条件的5户养殖户进行申报补助,共发放补助资金2.01万元,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造血”能力。
为增加村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淝丰村积极探索适合本村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2017年,经过深入调研,村“两委”决定将香菇种植作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当年利用衔接资金30万元建成2个现代化香菇大棚,并从外地购进7000棒香菇进行试种。由于采用科学的温控、湿控及光照管理技术,该村种植的香菇肉质厚实、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淝丰村香菇种植基地建成投产后,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为村民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进入采摘期后,每天能采摘100多公斤,这些鲜菇直接销往当地农贸市场和机关、学校食堂,产品供不应求。”展坤灵说。
淝丰村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购置了智能化烘干设备。经过烘干处理,香菇不仅保留原有的营养成分,延长了保质期,还为市场提供了多元化的产品选择。该村还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方式,将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巾帼绽芳华,奋进正当时。淝丰村的“娘子军”用智慧与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在为民办实事的道路上脚步不停,持续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