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代表团建议关注武王墩考古发掘保护利用

版次:01  2025年03月12日

本报讯 3月10日晚,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安徽代表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大会期间安徽代表团及代表依法履职情况。根据介绍,会议期间安徽代表团及代表共向大会提交议案12件,全部被列为立法案处理;提出建议440件。特别是以代表团名义提出的15件建议,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全国发展大局,紧密结合安徽实际,就国家层面相关工作,和安徽需要国家支持的重大事项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记者了解到,安徽代表团建议中有一件“兴淮要事”——申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提升武王墩保护利用水平。

2024年4月16日,随着国家文物局首次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墓考古与文物保护最新成果,历史的厚土徐徐揭开,武王墩墓“沉睡两千年、一醒惊天下”,催生了“武王墩热”,引起了人们对安徽历史文化的强烈关注。经过考古发掘确认,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王级墓葬,是目前国内首次见到的、结构清晰明确的九室楚墓,墓主人为楚考烈王。截至目前,武王墩1号墓野外发掘工作已完成,出土青铜器、漆木器、丝织品、玉石器等编号器物10000多件(组)。日前,武王墩墓考古实验室(一期、二期)及考古方舱已投入使用。武王墩墓入选2024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当前,安徽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以“世界的武王墩”视野推进整体规划,高水平建设武王墩展示利用设施、武王墩遗址博物馆等项目,与寿春城、八公山联动打造楚汉文化旅游核心区。

为更好推进武王墩考古发掘保护利用工作,安徽代表团提出《关于支持武王墩考古发掘保护利用工作的建议》,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对有关工作给予更大支持。代表团建议国家文物局对武王墩后续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给予支持,将武王墩车马坑、祭祀区等遗迹的发掘纳入近两年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

武王墩目前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寿春城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淮南市寿县,与武王墩遗址位置相近、时代相同、内涵互补,如武王墩与寿春城能够联合申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无疑会让文物在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中彰显更大价值。基于此,代表团建议国家文物局支持武王墩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批准同意武王墩与寿春城联合申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对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文物保护相关项目资金,以及公园建设用地保障上给予支持,切实把武王墩墓保护好利用好,让武王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