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紧急处理与自我救助

李 阳

版次:A03  2025年03月11日

心肌梗死(心梗)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的疾病,是一种会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它发生在心脏肌肉因供血不足而受损或坏死时,如果不及时得到救治,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了解心肌梗死的病因、学会症状识别、掌握紧急处理与自我救助的方法,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很多人对于这一疾病缺少正确认知,本文就为大家进行一次全面科普,深入讲解心肌梗死的紧急处理及自我救助知识,希望可以为大家带来一份实用的心肌梗死应对指南。

一、心肌梗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心肌梗死的发生一般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心肌梗死最为常见的病因,由于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会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心肌梗死。

2.血栓形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一旦斑块破裂,局部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就会进一步堵塞冠状动脉,加重心肌缺血坏死。

3.心肌细胞坏死:心肌细胞发生坏死后,心脏功能会减弱,无法满足身体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从而引发心肌梗死。

4.血管痉挛:冠状动脉痉挛也会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若痉挛持续或反复发生,也很可能会引发心肌梗死。

5.冠状动脉炎症:风湿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狭窄或闭塞,进而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二、心肌梗死可以通过哪些症状来识别

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主要出现在急性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症状。

1.疼痛: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范围也较广,持续时间会较长,患者常会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表现,有濒死之感。

2.全身症状:患者会有发热表现,并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3.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一般是基础病变严重的表现,如持续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4.胃肠道症状:有一些患者在发病早期常伴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肠胀气、呃逆等症状。

5.低血压和休克:患者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晕厥等症状。

6.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严重的患者还可发生肺水肿或进而发生右心衰竭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肿痛和水肿。

一旦出现上面提到的症状,就应立即怀疑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并尽快采取急救措施。

三、心肌梗死发生时的紧急处理

心肌梗死的紧急处理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一旦怀疑自己或身边人发生心肌梗死,需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将症状和所在位置详细告知,等待救援期间,要尽量保持电话畅通,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联系到您。

2.原地休息:心肌梗死发生时,患者要尽量减少活动,原地坐或平躺,可保持双腿稍抬高,以减轻心脏负担。

3.给予药物:如果手边有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且之前被医生推荐过用于心绞痛,可以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同时尝试舌下含服。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血压偏低或已感到头晕,就不要使用硝酸甘油,因为这可能进一步降低血压。

4.吸氧:如果具备相关医疗条件时,可以给予患者吸氧治疗,氧流量以4至6升/分钟为宜,当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可降低到3至4升/分钟。

5.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等紧急情况,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保持每分钟100至120次的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为4至6厘米,按压30次后给予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与心跳。

四、心肌梗死发生时的自我救助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自我救助措施来缓解症状,以降低风险。

1.保持冷静:在心肌梗死急救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家属及患者都应保持镇定,不要过度紧张和恐慌,防止加重患者病情。

2.调整呼吸:可以尝试缓慢吸气、呼气,将呼吸方式调整为深呼吸,同时还要注意舒缓紧张情绪,保持心态平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症状。

3.告知家人或旁人:如果有家人或朋友在场,要告知他们具体情况,并确保有人能够陪伴自己直到救护人员到达,这样不仅可以提供情感支持,还能在需要时协助做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

4.准备医疗信息: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尽量准备好自己的医疗病史、正在服用的药物清单以及任何已知的药物过敏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医护人员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五、救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心肌梗死救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随意搬动患者: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不可以随意搬动,防止增加心脏负担。

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疼痛程度、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若患者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要及时进行抢救处理。

3.正确使用急救药物:在急救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在使用前应仔细查看药物说明书和患者病历,以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禁忌症,防止出现误用或滥用药物情况。

4.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送往医院后,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如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等手术治疗,患者和家属也应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以便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

总而言之,心肌梗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大家通过了解病因、学会症状识别、掌握紧急处理与自我救助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重视预防工作,可以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脂等,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让我们共同关注心肌梗死疾病,学会自救互救,共同为生命护航。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泾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