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观察与预防措施

殷丽娟

版次:A03  2025年03月10日

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困扰着众多患者的健康。手术是治疗胆结石的关键手段之一,然而,任何手术都伴随着一定风险,胆结石手术后也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了解这些并发症的护理观察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常见并发症

1.出血

手术部位出血是胆结石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多样,比如术中止血不够彻底,结扎线在术后因各种因素脱落,或者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存在异常。例如某位患者在术后两小时左右,腹腔引流管突然引出大量鲜红色血液,每小时超过100毫升,同时患者面色变得苍白如纸,心率急剧上升至120次/分钟,血压也从原本的120/80mmHg降至80/50mmHg,陷入休克状态。经过紧急检查,确定是术中一处小血管结扎线脱落导致出血。这充分说明,术后短时间内若出现类似情况,极有可能发生了出血并发症。

2.感染

感染分为伤口感染和胆道感染。伤口感染时,患者的伤口会出现明显红肿,疼痛程度加剧,并且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在临床中,一位患者术后第三天伤口周围皮肤发红范围逐渐扩大,触痛明显,轻轻挤压伤口,有黄色黏稠的脓性分泌物溢出。而胆道感染的症状更为复杂,可能引发高热,体温可高达39℃甚至更高,伴有寒战,患者会感到腹部疼痛难忍,皮肤和巩膜也会出现发黄的黄疸症状。

3.胆瘘

胆瘘指的是胆汁通过异常途径流出,大多是因为手术中胆管意外受到损伤,却未被及时察觉或处理不当所致。有患者在术后第五天腹腔引流管引出大量金黄色胆汁样液体,每天量超过500毫升,同时患者自述腹部胀痛,腹部检查时发现有压痛。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胆瘘。这表明,当患者出现腹腔引流管引出胆汁样液体且量较多,同时伴有腹痛、腹胀等不适时,很可能是发生了胆瘘。

4.胃肠道功能紊乱

手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常常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腹泻等一系列紊乱症状。这主要是因为手术对胃肠道产生了直接刺激,麻醉药物在体内残留也会干扰胃肠道正常蠕动,再加上患者术后饮食恢复不当等因素综合作用,从而导致了胃肠道功能紊乱。

二、护理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体温升高,很可能是感染的信号。脉搏加快且血压下降,这可能是出血或休克的危险征兆。在术后初期的关键时段,一般需每隔15至30分钟测量一次生命体征,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适当延长测量间隔时间,比如改为每1至2小时测量一次。

2.伤口及引流管观察

护理人员要仔细查看患者伤口,看是否有渗血、渗液情况,务必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对于腹腔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术后引流液颜色会从最初的暗红色逐渐变淡,量也会从较多慢慢减少。但如果引流液出现异常,像引出大量鲜红色血液,或者是浑浊的脓性液体,又或是胆汁样液体,护理人员必须立刻告知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3.腹部症状观察

医护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腹痛的程度、部位和性质变化能反映不同的并发症。比如,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同时伴有腹部肌肉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这很可能是胆瘘或腹腔内出血引发了腹膜炎。

4.黄疸观察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这通常与胆道梗阻,胆汁排泄不畅有关。护理人员应每天仔细观察患者黄疸的变化情况,可通过对比患者眼白部位的黄色程度,以及按压皮肤后观察皮肤颜色恢复情况等方式。

三、预防措施

1.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十分关键,尤其是凝血功能检查。对于存在凝血异常的患者,在术前要进行相应治疗,使其凝血功能尽量恢复正常。例如,若患者凝血因子缺乏,可通过补充相应凝血因子进行纠正。

2.术中配合

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要精细,尽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不必要损伤,全力确保胆管等结构的完整性。在结扎血管和胆管时,要精准操作,避免结扎线过松导致出血或胆瘘,也不能过紧造成组织缺血性坏死。

3.术后护理

(1)饮食护理:术后患者饮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初期先禁食,这是为了让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待胃肠功能恢复,也就是患者出现肛门排气后,可先给予少量流食,如米汤等,每次量控制在30-50毫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若无异常,可逐渐增加量和进食次数。

(2)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要定期为患者更换伤口敷料,一般术后前三天每天更换一次,之后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可2至3天更换一次。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若发现伤口有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要及时进行局部处理,如用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

(3)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扭曲、受压和脱落。可使用专用固定装置,将引流管固定在合适位置。定期挤压引流管,一般每2至3小时挤压一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堵塞。

(4)活动指导: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术后6小时若无禁忌,就可开始协助患者翻身,每2小时一次,这样能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肺部并发症。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协助其下床活动。

(5)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

胆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观察与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太湖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