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的病理、诊断与治疗知识科普

冯亚男

版次:A03  2025年03月10日

在人体构造中,大脑无疑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之一,但即便是如此强大的器官,也可能会面临各种疾病的威胁,颅内动脉瘤就是其中之一。颅内动脉瘤因其潜在的破裂风险,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所以被称为脑子里的“不定时炸弹”。很多人只是听说过颅内动脉瘤,但对其缺乏正确认识,这也会影响到疾病防治。本文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危害、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等知识,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度,希望对疾病防治有所助益。

一、颅内动脉瘤的病因与危害

颅内动脉瘤是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它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因血流的长期冲击,会使动脉壁上的薄弱部位向外膨出,形成凸起或鼓包。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及发生主要与先天性因素、动脉硬化、感染、创伤以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有关。

先天性因素:先天性血管壁发育缺陷是颅内动脉瘤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颅内动脉壁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可能存在薄弱环节,这种先天性的结构薄弱使得动脉壁在血流长期冲击下容易向外膨出而形成动脉瘤。

动脉硬化:随着年龄增长、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动脉内膜会逐渐增厚、变硬,失去弹性。颅内动脉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会使得血管壁承受血流压力的能力下降,也容易形成动脉瘤。

感染:一些特殊的感染也可引发颅内动脉瘤,如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颅内动脉壁,引起动脉壁的炎症反应,破坏动脉壁的正常结构,致使血管壁薄弱。

创伤:头部遭受严重的外伤时,可能损伤颅内动脉,导致动脉壁出现撕裂、挫伤等情况,进而在修复过程中会形成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异常:如血管分叉处血流形成的涡流,对血管壁产生异常的压力和剪切力,长期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可使血管壁内皮细胞受损,从而导致动脉瘤形成。

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血液流入脑组织周围的脑脊液中,这种出血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破裂易引起突发的剧烈头痛,伴随严重的恶心和呕吐,甚至可能导致昏迷。虽然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过程仅持续数秒钟,但出血会损伤脑细胞,压迫脑组织或引起脑血管痉挛,很容易引发脑梗塞。颅内动脉瘤的死亡率极高,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症,因此要对其加以重视。

二、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多种检查手段的综合应用,以保证其准确性,这些检查手段包括神经系统检查、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脑血管造影以及脑电图等。

神经系统检查:通过神经功能检查来评估患者的感觉、运动、平衡、协调、视力、听力等方面的功能。颅内动脉瘤可对周围神经产生压迫,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CT血管造影(CTA):CTA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常用血管检查手段,可以显示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A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可以显示出动脉瘤的更多细节和周围结构的情况。

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是一种介入性检查方法,通过向血管内注射对比剂,清晰显示血管的变化,如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这也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脑电图:脑电图可以检测到颅内动脉瘤可能导致的脑电活动异常,如癫痫。

如果怀疑颅内动脉瘤,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

三、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又分为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开颅手术治疗,对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增长速度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

1.保守治疗

对于小型、无症状的颅内动脉瘤,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动脉瘤破裂,降低出血风险。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A、MRA等,以监测动脉瘤的大小与形态变化,同时要控制高血压、戒烟、限酒等危险因素。因为高血压可导致脑血管壁压力增高,促进动脉瘤形成或增大,可使用降压药物如ACEI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除了这些,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这对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管壁损伤很有帮助,从而降低颅内动脉瘤的风险。

2.手术治疗

介入疗法:介入治疗属于一种微创手术方式,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它主要是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微导管、微导丝和弹簧圈等栓塞材料置入动脉瘤内使其闭塞,进而达到治疗目的。弹簧圈栓塞是最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它适用于大多数颅内动脉瘤患者。对于宽颈动脉瘤或复杂动脉瘤,也可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等技术。需要注意的是,介入治疗虽然创伤小,但也仍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以保证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

开颅手术:开颅手术适用于那些大型、症状明显的动脉瘤或介入治疗禁忌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相应部位进行头皮切开,暴露动脉瘤后,进行夹闭或切除等操作处理。动脉瘤夹闭术是最常用的开颅手术方式,它使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将动脉瘤的根部夹闭,让动脉瘤与血液循环隔绝,以达到治疗目的。开颅手术虽然创伤较大,但其治愈率较高,且可以直接观察和处理动脉瘤及其周围组织,为此,开颅手术在某些情况下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与指导,积极配合治疗,以降低动脉瘤破裂的风险。还要定期复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总而言之,颅内动脉瘤作为一种潜在的致命性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具有严重威胁,因此要予以患者积极、科学地治疗。临床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自身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与此同时,定期做脑血管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脑血管病变,对颅内动脉瘤的防治也有重要意义。相信在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也将更加安全、有效,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与选择。

{作者单位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六安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