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stroke)俗称为“中风”,是一种起病急骤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尤其是中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种疾病是由于脑组织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以上,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临床一般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主要类型。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年全球新增约1200万例脑卒中患者,其中包括约410万新发的出血性脑卒中病例和约780万新发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约占全球的1/3,患者数量约占全球的28%,从1990年至2021年,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三十多年间上升了143%,患者数量增加了145%。《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4)》相关统计显示,当前我国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有患者达1780万,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尽管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仅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2,但其致死性和致残性更高,因疾病、伤害或残疾导致的健康负担也更加沉重。统计数据还显示,受出血性脑卒中影响最大的是70岁及以上的人群和生活在低收入国家的人群,这些国家人群发生脑出血的比例是高收入国家人群的2倍。而在我国,脑卒中死亡率约占全球的1/3,平均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幸存者中也有约75%的患者会留下后遗症、40%的患者存在重度残疾。研究表明,男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大约为1.3~1.7:1。脑卒中的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75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是45岁~55岁年龄段人群的5~8倍;社会经济状况、职业和种族、家族遗传史等均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相关;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季节性特征,在寒冷的冬季发病率较高。此外,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还存在地域特点,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
早期快速识别脑卒中的症状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及时救治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疾病负担。下面向大家介绍一种简单易学的BEFAST原则,可以迅速判断是否发生脑卒中。
1、B(Balance):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突然的平衡或协调问题,如走路不稳、失去平衡或无法站立。
2、E(Eyes):检查患者是否有视力的突然变化,包括视物模糊、双重视觉或失明症状。
3、F(Face):让患者微笑一下,如果面部不对称、一侧脸部下垂或无法正常微笑,则可能存在面瘫风险。
4、A(Arms):要求患者将双臂平举,若其中一只手臂无力、麻木或者无法抬起及保持平衡,则可能是脑卒中的症状。
5、S(Speech):请患者重复一句简单的话语,如果言语含糊不清、语无伦次或完全不能说话,则表明可能有语言障碍。
6、T(Time):如果上述任何一项出现异常情况,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注意记录患者发病时间。
此外,脑卒中患者的其他常见症状还有突发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
脑卒中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如此之大,除年龄、性别、性格、种族、遗传史等不可干预因素外,日常应做好可干预因素的综合管理,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酗酒、体力活动较少、高脂高钠饮食、超重、感染等因素。对于有脑卒中倾向但尚未发生脑卒中的个体,建议尽早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的控制可干预因素,从而达到使脑卒中不发生或延迟发生的目的,临床上称之为一级预防。在这里给大家以下几点具体的建议。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食品,低脂、低钠、低胆固醇饮食,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每周至少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等健身项目,锻炼时长依据个体的习惯和耐受性而定,建议每次不少于半小时。戒烟限酒,避免吸烟或吸入二手烟,限制酒精摄入。每周测量体重,维持健康的体重指数(BMI<28kg/m3),控制体重,防止肥胖。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克服久坐、熬夜等不良习惯。保持稳定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心态,遇事冷静不急躁,看问题不钻牛角尖。
2、科学管理慢性病
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宜选择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的药物,不随意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种类;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美国TIA防治指南建议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0mmol/L以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应严格控制饮食,坚持体育锻炼并遵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定期复查血脂水平;积极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病等,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凝剂,注意观察有无出血表现。
3、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有CT、磁共振成像(MRI)、脑血管造影(DSA)等,实验室检查项目有血液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测、血糖血脂测定以及心电图(ECG)和心脏超声、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等。
4、急救处理
一旦怀疑发生脑卒中,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记录发病的时间和症状,设法使患者保持安静,让患者平躺、头部稍抬高、松解紧身衣物。切记不可给患者喂食或饮水,以防误吸发生呛咳、感染。
相关研究证明,通过提高对脑卒中的认识,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管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死亡率,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您快速掌握脑卒中的关键知识。(作者单位系淮南朝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