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展风采 司法为民谱华章

——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八公山区人民法院

版次:02  2025年03月06日

本报记者 何婷婷

八公山区人民法院现有干警88人,其中女干警占比61%,员额法官21名,女法官占比61%。近年来,该院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和严谨,不断探索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新模式、新方法,努力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的司法保护屏障。该院在2023年度全省法院综合考核评价排名第一,先后获得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近期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立足审判职能,用行动唱响“巾帼旋律”

巾帼之美,不让须眉。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八公山区人民法院的女干警们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勇挑重担,积极办理疑难复杂案件。2022年至今,该院受理司法统计案件25207件,审结25110件,女法官受理占比64.01%,审结案件占比63.97%,法官人均结案数1196件,女法官人均结案数1339件,办案质量、效率、效果多项指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基层法院前列。

侠骨柔情,守护公平正义。八公山区人民法院先后依法审理“壹汇环球”传销犯罪系列案件,重拳惩治制售“硼砂面条”、有害“保健品”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严惩利欲熏心的造假售假者11人,守护百姓“舌尖上”安全。严惩无证屠宰生猪、销售未检验检疫猪肉、贩售含违禁成分“减肥神药”牟利者14人,让人们远离“美丽陷阱”。对11名被告人侵犯妇女儿童、3名被告人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犯罪依法判处重刑,以刑法之名,为“她”护航,以爱之名,护“未”成长。同时,依法审结首例居住权纠纷案,高效化解追索劳动报酬、劳动争议纠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办好利民之事,用奋斗书写“巾帼篇章”

八公山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护妇女权益为己任,履行定分止争、化解矛盾、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职责,创新维权思路,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妇女维权岗”,构筑维权平台,畅通法院与妇女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妇女儿童维权工作不断完善,2022年至今,共审结家事纠纷962件,有效维护了1800余名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做到妇女儿童在迷茫时有人开导、维权时有渠道、结案后有跟踪。

守“小家”和谐,护“大家”安定。该院温情调处婚姻、继承等家事纠纷,不断完善“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多元化解家事纠纷调解机制,逐步实现了“群众来访有援助、情感疏导有专家、案件受理有团队”的案件受理模式。坚持“一切从孩子出发”,强化少年法庭建设,推行圆桌审判、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心理辅导干预等制度机制,妥善处理涉未成年人抚养、监护、探望纠纷,给未成年人保护加固“隔离带”。积极凝聚“乡贤”力量,充分利用“老娘舅”“我爱我家”特色调解品牌作用,有效化解一大批婚姻家庭、邻里等常见、多发的矛盾纠纷,在多元解纷“引进来”的基础上,一体推进诉源、执源、访源治理“走出去”,用巡回审判、公开审理、以案释法做实普法惠民,3.0版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质效得分94.4分,排名全省第七,诉源治理工作得到省高院充分肯定。

传递司法温度,用奉献绽放“巾帼风采”

巾帼丹心,用担当诠释美丽。面对群众,八公山区人民法院的女干警们和风细雨、亲和温暖,以个案公正汇聚司法公正的磅礴力量。

她们积极保障弱势群体行使诉讼权利,为困难诉讼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对“执行不能”困难申请人实施精准救助,充分彰显司法人道主义关怀。面对困难当事人,她们积极推行“隔空式”线上调解、“主动式”电话回访、“启发式”温情疏导,主动上门立案、就地调解,把服务关口直抵群众“家门口”,诉讼服务业务满意度达98.88%。她们始终以“如我在诉、如我在访”意识,做实“有信必复”,做好止讼息争,让群众在最短的时间知道是谁在办、办得如何,群众来信办理满意率100%,真正把群众的正当诉求解决好、把群众的情绪疏导好,一审服判息诉率全省最优,在2023年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群众满意度99.13%,位列全省前列。她们用有“温度”的态度,有“速度”的服务,用柔弱的肩膀扛起法院工作“半边天”,成为法治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