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精准施策有力有序推进禁捕退捕

版次:02  2025年03月04日

本报讯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锚定“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的总体目标,我市精准施策有力有序推进禁捕退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深化禁捕整治,守牢生态红线。常态化开展禁捕工作,通过“白+黑”全天候值守、“人防+技防”智能化监管,以雷霆之势多频次开展禁捕执法巡查,实现对保护区非法捕捞行为的精准打击。实行长江十年禁渔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9505人次,调集执法船艇3349艘次,水上巡航总里程突破6.34万公里。

精准化帮助渔民转产,坚持多措并举、精准帮扶,全力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落实“一对一”联系帮扶机制,解决需购买养老保险渔民1071人,参保率100%;解决需转产就业人数828人,转产就业率100%。

系统化开展增殖放流,大力实施增殖放流民心工程,积极拓宽放流资金来源渠道,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放流淮王鱼、瓦氏黄颡鱼、鲢鱼、鳙鱼等各类水产苗种2652万尾,超额完成任务。

强化执法监管,完善防控体系。严打非法捕捞行为,持续推进“中国渔政亮剑”专项行动,不间断打击“电、毒、炸”行为,加强对养殖业、涉渔“三无”船舶等监管。2024年累计查办涉渔案件150件,清理涉渔“三无”船舶24艘、网具623张。举办罚没物品集中销毁活动4次,有力震慑了非法捕捞分子。严查渔船安全隐患,盯紧渔业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和近年来渔船水上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多频次全方位开展渔船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2024年渔业船舶水上安全隐患排查7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654人次,检查渔船240余艘次,退捕渔船622艘,排查一般安全隐患38个,均已完成整改,近五年来全市渔业生产安全零事故。

积极打造智慧平台,提升执法效能。加强渔政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了“1+2+4”渔政信息化中心。构建三级联动防护体系,全市目前共有51处光电摄像头、4处雷达接入市级渔政信息指挥中心,并与省级渔政信息指挥中心联网,基本实现省市县三层网络全覆盖,有效提升渔政执法效能。我市还筑牢全天候动态监测防线,渔政信息中心严格落实7×24小时值班制度,市级渔政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县区各中心实时监控重点水域突发情况,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立即前往处理,进一步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保障了水面秩序稳定。

(本报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