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 巍 本报通讯员 汪宏贵
平安底色,事关幸福成色。一抹藏蓝,是平安淮南的最美底色。
日前,全市公安局长会议召开。回顾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安机关迈出的步伐更加坚定,公安工作成果斐然。淮南公安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两个年”活动,砥砺担当、奋勇前行,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为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保驾护航,奏响了一曲忠诚与担当的时代华章。
坚持政治建警,“硬”的作风更严实
心有信仰,行有方向。“公安姓党”是公安机关的根本政治属性,是公安队伍永远不变的“根”和“魂”。
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始终确保公安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推进“以案为戒”警示教育,深入实施政治工作“八大行动”计划,常态化开展战时表彰、“送奖上门”、“两优一先”评选、荣警荣退、团圆计划等暖警爱警措施。
一年来,全市公安机关1个集体和20名民警荣立二等功以上荣誉,位居全省前列,是近年来民警获得高等级荣誉数最多的一年,队伍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不断增强。退休民警郑文卿作为全省公安系统2名“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之一,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坚持纵深改革,“创”的氛围更浓厚
改革是强警的关键一招,也是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过去的一年,八公山公安分局牢牢把握公安工作理念、机制、方法、作风等关键要素,四项改革环环相扣,全力夯实了辖区社会治安基础;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深入实施“融合警务”,结合各县区实际,打造警地、警企、警校、警景等多元化融合模式,强化基层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潘集公安分局积极探索“交所融合+”等工作机制,全区交通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新警务理念、新运行模式、新技术装备、新管理体系等要求深化提升,打造了市局合成作战运行模式“升级版”,经侦支队陈隽、刑警支队朱双全等5名同志被聘任为专家人才,两个改革创新项目进入省公安厅决赛。创建了一批标志性硬核成果,具有淮南特色的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正在加快形成和提升。
坚持以打护安,“打”的态势更主动
出重拳、下狠手,在打击犯罪的战场上,一份份捷报频传。
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侦办有组织犯罪案件数、十类黑恶案件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分别上升50%、11.5%、10.1%,其中黑恶犯罪线索存量和增量“双清零”,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工作成效满意率明显提升。
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安机关强化大要案件攻坚,发起全国性集群战役12起,连续14年命案全破,命案积案清库率全省靠前。侦破的“武王墩墓葬被盗案”等一批大要案被上级领导批示肯定。紧盯“民生小案”,坚持每案必盯、每案必勘和每案必研,将传统侵财、电信网络诈骗、恶意欠薪、“黄赌”等民生案件合成研究侦破。
坚持预防警务,“防”的措施更严密
平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诉求和愿望。淮南公安心系万家灯火,做实预防警务,全力消除安全隐患,让老百姓更安心、放心、舒心。
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安机关依靠党委政府借势借力,推动综治中心、政法E治理平台、公安基础管控中心融合共治,建立“安全风险隐患联动联治”“警地融合”“警网融合+”等一批基层治理平台。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