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感染一直都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重症感染是一种威胁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其诊治的复杂性和高病死率对临床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虽然重症感染的死亡率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对于抗菌治疗中的认知误区依然存在,这可能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本文就和大家聊一聊重症感染抗菌治疗的认知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您及家人更好地认识、应对重症感染。
一、重症感染是怎么回事
重症感染也称之为重度脓毒症,是指致病性微生物在人体内繁殖,引起某一个脏器或全身脏器功能不全,所导致的全身副反应。这种感染通常会伴随着全身器官功能不全和衰竭,如重症肺炎、严重的腹腔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重症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如果患者病情严重会威胁生命安全。
重症感染的发生与致病性微生物的毒力、数量以及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毒力较强的病原体如耐药菌,直接损伤宿主细胞和组织的能力更强,炎症表现也更为严重。当有大量病原体侵入人体时,随之释放的毒力因子增多,炎症反应会更为强烈,器官损伤也会更为严重。此外,机体免疫状态异常、免疫反应失衡,也会导致感染的持续和扩散,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二、重症感染抗菌治疗的认知误区
在重症感染的抗菌治疗中,存在一些认知误区,这些误区不仅会影响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大家都应有所了解。
误区一:耐药菌更易导致重症感染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如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肺炎克雷伯菌(CRKP)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耐药菌更易导致重症感染,但实际上耐药性是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的必然结果,高耐药性的菌株往往经过多次选择和传代,毒力基因会逐渐丧失,因此致病力会减弱。与之相反,敏感菌株因营养要求高、环境适应能力弱,毒力基因得以保留,会更容易引起重症感染。
误区二:“重锤猛击”覆盖所有可疑病原微生物
在临床实践中,有时会采取“重锤猛击”的策略,即在治疗初始即采用大剂量、广谱抗菌药物,以覆盖所有可能的致病菌,但是这种策略并不总是有效。因为即使联合使用几种抗菌药物,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病原体。而且广谱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增加,且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在留取微生物标本后,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敏感的窄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误区三:抗菌治疗可以替代感染源的清除
对于重症感染患者,只依赖抗菌药物治疗是不够的,感染源的清除是治疗的基础,如果感染源未能有效清除,即使予以患者充分的抗菌治疗,也只能缓解全身炎症反应,而无法改善患者的预后。如在腹腔重症感染中,清除感染源的时间与病死率呈负相关,感染源清除越早,病死率就会越低。
三、重症感染抗菌治疗的改进措施
针对重症感染抗菌治疗的认知误区,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措施一:加强微生物标本的规范采样送检
可靠的病原学诊断是重症感染实施目标性抗菌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基础。为此,首剂抗菌药物治疗前留取合格的微生物标本是感染诊治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对病原学诊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会导致微生物标本的采集率和送检率较低。为了提高目标性抗菌治疗比例和治疗成功率,各级临床医生必须重视抗菌治疗前有样必采、送病原学检验。除此之外,还应确保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质量和标本运送的及时性,以提升病原体的检出率和结果的可靠性。
措施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在抗菌治疗中,要根据微生物标本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窄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还可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临床工作者需熟悉本地区、本单位病原菌的流行病学和耐药分布情况,以决定经验用药。一旦病原学诊断明确,就需要立即停止经验性治疗,进行降阶梯治疗,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靶向治疗。
措施三:重视感染源的有效清除
感染源的有效清除是治疗重症感染的基础,对于各类脓肿、脓胸、复杂性腹腔感染等重症感染,除了要积极抗菌治疗外,还需进行穿刺引流、保持脓液引流通畅。对于植入物术后重症感染,必须手术彻底清创并去除植入物,通过手术治疗清除感染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措施四:积极推广新技术和新药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和新药物在重症感染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重症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预测,可以提升诊断的准确性与早期发现率。在药物治疗方面,一些新型抗生素药物如四环素类、恶唑烷酮类等,也可以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效果。除了这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化合物也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提升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对促进恢复和预防炎症很有帮助。
措施五:加强院感防控
耐药菌株的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加强院感防控,以确保相关措施切实到位。这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合理安置患者、及时清洁和消毒环境等。此外,对于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需采取隔离措施,以减少交叉传播情况。
总而言之,重症感染抗菌治疗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临床工作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在实际操作中,认知误区的存在会影响治疗准确性与有效性。我们通过加强微生物标本的规范采样送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重视感染源的有效清除、积极推广新技术和新药物以及加强院感防控等措施,可以提升重症感染的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推动重症感染抗菌治疗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泾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