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侨”特色 同心助发展

本报记者 周莹莹

版次:02  2025年01月26日

日前,中国侨联印发文件确定我市田家庵区洞山街道黎明社区为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并予以通报表扬。此项荣誉的获得,标志着我市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取得又一跨越式进步,开启了我市侨联事业发展的新时代奋进篇章。

侨联四海,同心筑梦。近年来,全市各级侨联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建引领侨建 侨建服务党建”,注重发挥“侨胞之家”党和政府联系侨界群众“前哨阵地”作用,创新开展侨界特色活动,建成省级侨胞之家7处,其中星级侨胞之家3处,先后荣获“全国侨务系统五五普法侨法宣传角”“全省优秀侨胞之家”等国家、省级称号,初步形成一批架构健全、活动丰富、群众满意的基层侨联组织,实现了从“建起来”到“动起来”再到“活起来”的转变。

用思想凝侨心,夯牢工作基础。以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宣讲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转化为侨言侨语“飞入寻常侨家”,组织开展“你一言 我一语”等灵活多样的学习交流,团结带领广大侨界群众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赓续嘉庚薪火。摸索健全“社区—小区—楼栋”三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模式,用脚步丈量侨情,厘清侨“底”,即时更新数据台账。敲牢责任分工,分清“家”事,建牢建稳“五有”阵地,全市侨胞之家总计拥有10名兼职工作者、150余名市侨联志愿者,多方位统筹工作力量,有效延伸工作手臂,为基层侨联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用活动连侨心,加强联络联谊。擦亮“侨胞回家过节”品牌,举办“迎新春 送春联”书法联谊、“侨兴向党 快乐六一”亲子游戏、“粽叶飘香 情暖侨胞心”茶话会、重阳节侨界群众文艺汇演、中医药推拿针灸义诊、“手挥团扇 传承非遗”等系列活动78场,侨界群众及社区居民参与突破6000人次,用情营造“家”感觉,用心凸现“侨”特色,彰显侨联大家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组织参加“侨游基地 同心筑梦”“侨观淮南”等活动12次,让侨界群众更多了解立体、全面、发展的家乡,为同圆共享中国梦汇聚“侨动力”。以中华传统节日为勾连,走访慰问美国、法国、德国等侨胞眷属,发放慰问补助金7.36万元,送去党和政府对侨界群众的温暖关怀。

用服务暖侨心,切实维护侨益。积极开展“我为侨界群众办实事”活动,发挥“为玉帛”“议事角”等社区特色服务品牌,联合驻点检察官、法官、民警和公益律师多方化解涉侨矛盾纠纷和物业投诉。把工作落脚点放在“事要解决”上,聚焦侨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高效办成一件事,一事接着一事办,“嵌入式”养老服务站、“七彩假期托管班”等一批民生实事让侨界群众真切感受到“我们的事情有人管”。黎明社区侨法宣传角、弘湖社区涉侨纠纷调解工作室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面向广大涉侨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咨询,以侨界声音唱响“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全面营造“学侨法、护侨权、惠侨益”的社区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