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是一种产后出现的精神障碍,即女性在分娩结束后的抑郁表现。此症状往往发生于产后2-6周后,不仅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同时还会干扰到婴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需要高度关注这种疾病的发生,及时理解与关爱产妇,陪伴产妇共渡难关。
一、产后抑郁症的基础知识介绍
所谓的产后抑郁症,也叫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很容易在分娩结束后有情绪变化,若产妇一直处于低落的情绪状态,会增加其出现抑郁的概率。产后抑郁症并不是单一化的分娩后情绪障碍,而是应配合专业化医疗疏导,缓解产妇心理障碍。近些年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逐步增加,疾病发生率较高,容易影响产妇的健康。
此类疾病的症状多样化,主要包含如下几点:第一,情绪不佳、异常烦躁。产妇会在分娩后出现悲伤情绪,降低其日常活动的热情,还会影响产妇对婴儿的关怀。同时产妇会有明显烦躁感,容易出现情绪的大幅度变化,甚至易怒、发脾气。第二,睡眠困难、食欲降低。产后在分娩后,可能会有失眠表现或者嗜睡表现,随后出现精神障碍。在食欲降低的因素影响下,产妇的体重会有一些显著变化。第三,精神萎靡、自我效能感差。部分产妇会有精神疲劳感,就算是有充足的时间休息,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精力。并且部分产妇对自我价值持有怀疑态度,自己比较自责,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这一身份转变。第四,思维迟缓,甚至有自杀倾向。一些产妇的大脑反应有迟缓趋势、无法在做事情时集中注意力,病情严重者甚至有自杀想法,影响产妇正常生活。
二、如何真正做到理解与关爱产妇
在产妇分娩后做到真正理解与关爱产妇,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配合心理支持。产妇的家属和朋友都应对产妇提供精神支持,了解产妇的身心感受,促使产妇能够积极应对不良情绪。和产妇沟通,鼓励其加入各种实践活动,和他人表达心声,避免有自我怀疑的态度出现。第二,提供专业帮助。在产妇伴随抑郁表现的情况下,医护工作者要对其进行专业化干预。在心理干预中,涵盖认知行为指导或者家庭指导等,使得产妇转变负面情绪,消除产妇自身的消极信念,从而调整不良情绪。特殊情况下还需配合缓解抑郁的药物进行干预,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同时还应该保障产妇在分娩后生活在良好环境中,给产妇带来温馨和舒适感,减少对产妇带来任何不良刺激。注重产妇所处区域的空气清新,鼓励产妇保持身心放松。第三,辅助照顾婴儿。产妇的家属应及时提供照顾婴儿的条件,帮助产妇分担职责,避免产妇有心理负担。还要给产妇介绍如何科学化培育婴儿,促使产妇在照顾婴儿时有充分的信心和积极性。第四,监测产妇身体健康状况。在产妇分娩之后,要监测其自身的身体情况,确保产妇的身体处于良好状态。叮嘱产妇增加运动量,包括散步或者瑜伽,使得产妇能够消除负面情绪,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第五,增加经济支持。部分产妇在分娩结束后可能遇到家庭经济压力,所以应争取给产妇带来更多的经济支持,减小产妇生活压力,有助于产妇尽快恢复健康的身体状态。
三、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首先是进行产前疏导,医护工作者和家属应充分密切配合,帮助产妇认知妊娠的一系列医学知识,研究如何进行产后保健、如何进行正确育婴。指导产妇进行科学化的活动锻炼,调整产妇不良情绪心态,减少产妇的不安心理。其次是提供支持条件,产妇的家属要主动做好家务,分析产妇的精神诉求,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尤其是产妇的伴侣,要积极协调自己和产妇之间的关系,对产妇多一些陪伴,使得产妇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关爱。最后是指导产妇正确进行产后康复,若配合早期锻炼,能够加快产妇子宫部位的修复,还可以改善形体,使得产妇对待生活更有自信。护士要以专业化的知识和产妇沟通,普及母乳喂养的科学方式、如何对新生儿进行科学护理等知识,帮助产妇顺利完成身份的转换。
综上所述,产后抑郁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生活中我们要多给产妇理解和关爱,增加对产妇的关注度。在产妇有不良情绪时,多一些包容和关怀,给产妇提供精神支持和经济支持。此外,全面推广产后恢复健康的有效方法,也能起到预防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系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