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为径,探寻华夏千年烟云

——评《餐桌上的中国史》

版次:03  2025年01月22日

贺 源

“饮食者,天理也。”在中国,饮食从来不是简单的果腹之举,而是一部镌刻着历史变迁、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的生动史书。张竞所著的《餐桌上的中国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将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饮食碎片精心串联,为读者铺就了一条从餐桌出发,通往华夏千年风云的奇妙旅程。

书中首先展现了食材背后隐藏的中外交流史。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始,大量西域食材涌入中原。张竞在书中细致地写道:“张骞带回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诸多食材,葡萄那酸甜多汁的口感迅速赢得了中原人的喜爱,逐渐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成为了酿酒、生食的佳品。”这些食材的引入,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更改变了饮食结构和文化。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玉米、土豆、红薯等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书中提到:“玉米凭借其高产、适应性强的特点,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成为了许多地区的主食之一。在山区,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出饱满的玉米,养活了无数百姓。”这些外来食材的融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程。这种通过食材流转来讲述中外交流的方式,让历史变得鲜活可感,那些跨越千山万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仿佛就在眼前。

烹饪方式的演变也是书中浓墨重彩描绘的部分。从远古时期简单的火烤、水煮,到后来复杂多样的煎、炒、烹、炸、蒸、煮、炖、烤等技艺,每一次烹饪方式的革新都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在宋代,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兴起,市民阶层壮大,这促使了烹饪技艺的极大发展。书中记载:“炒菜这一烹饪方式在宋代逐渐流行开来,得益于铁锅的广泛使用和植物油的大量生产。在热闹的汴京街头,各类炒菜店铺林立,葱爆羊肉、木须肉等美味佳肴飘散出诱人的香气,吸引着众多食客。”炒菜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菜肴的种类,还让烹饪更加高效快捷,满足了城市居民快节奏的生活需求。烹饪方式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繁荣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饮食礼仪在书中占据着重要的篇幅,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阶层和文化的直观体现。从古代祭祀活动中严格的饮食礼仪,到日常家庭、社交场合的座次安排、餐具使用等规范,都有着深刻的内涵。

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不同阶层的饮食礼仪有着天壤之别。书中描述:“在宫廷盛宴上,皇帝的膳食有着严格的规定,菜品的数量、种类、上菜顺序都有明确规定,餐具也极为奢华精美。而普通百姓则只能以简单的食物果腹,饮食礼仪也相对简单。”这种饮食礼仪的差异,鲜明地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同时,饮食礼仪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等传统美德在家庭聚餐的礼仪中得到充分体现。在社交场合,恰当的饮食礼仪更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准则,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文化素养。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饮食风味各具特色。《餐桌上的中国史》深入挖掘了地域饮食背后的文化根源,展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

北方的饮食以面食为主,如馒头、面条等,书中提到:“北方气候干燥,适宜小麦生长,因此面食成为了北方人的主食。在山西,各种各样的面食让人眼花缭乱,刀削面、拉面、剔尖等,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而南方则以米饭为主食,且水产丰富,烹饪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像苏帮菜的松鼠鳜鱼,“造型精美,外脆里嫩,酸甜可口,体现了江南饮食的精致细腻”。这些地域风味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物产资源以及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饮食文化。

张竞的《餐桌上的中国史》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历史佳作。它以饮食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细节、翔实的史料,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变迁。从食材的引进到烹饪方式的演变,从饮食礼仪的规范到地域风味的形成,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文化的独特解读。阅读这本书,仿佛在品尝一道道历史的佳肴,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是一本关于饮食的书籍,更是一部全方位展现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百科全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认识中国历史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