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春节文化的历史脉络

——读张志春《春节简史》

版次:03  2025年01月22日

周 丹

春节,作为烙印在华夏儿女灵魂深处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无数的记忆和情感。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陕西省节庆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张志春所著的《春节简史》,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深入探讨了春节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习俗、仪式、活动背后的意义,为我们勾勒出了春节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脉络。

本书从冬至作为春节的启动仪式这一独特视角切入,以时间为序,系统梳理了冬至、腊八、祭灶、除夕、破五、人日等重要节点与春节的紧密联系,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清晰的春节文化发展时间线。这种观念新颖独特,打破了人们普遍认为的“过了腊八就是年”的传统认知,且每个节点都详细介绍了相关的节日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演变,内容翔实,逻辑清晰,考证严谨,使我们能够系统地了解春节这一节日文化的全貌。

作者沉浸民俗文化领域多年,学术底蕴深厚,擅长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抽丝剥茧般选取特定的史料信息,然后巧妙地进行结构编排,使整本书内容层层递进,读来印象十分深刻。如作者系统讲述春节从萌芽到定型的完整历程时,先从远古时期的春节雏形讲起,通过传说入手,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其中,书中对殷商时期岁末祭祀活动的描述,说明了春节是祭祀祖先与神灵、祈求丰收的重要时节,人们通过仪式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然后经过演变与发展,仪式从简单逐渐演变成如今盛大而复杂的节日体系,意义从庆祝丰收、祭祀祖先演变成了家人团聚、情感交流的温馨节日。到了唐宋时期,春节增添了更多娱乐性与社交性元素,诗词歌赋中关于春节的描绘也日益丰富。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将这些变化清晰地呈现出来,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春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风貌。

作者从时间演变、习俗传承、文化内涵等多个维度展开论述,不再局限于春节这一单一概念,外延越来越广。在讲述习俗传承时,不仅介绍了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广为人知的习俗,还深入挖掘了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寓意与历史渊源。比如,春联的起源与桃符辟邪的传说紧密相连,春节时间的确定与古代天文历法密不可分。作者还融入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南方,春节期间会舞龙舞狮,以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如意;而在北方,包饺子、贴窗花、扭秧歌、踩高跷等活动则更为常见。这种地域文化的对比与呈现,共同构成了春节文化的多元景观,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包容性,也让我们理解了春节在民间扎根之深,以及它为什么现在成为了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

尽管是一本学术性较强的著作,但是作者的语言通俗易懂、生动鲜活。作者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诗词歌赋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让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妙趣横生,读来颇多意趣。比如年兽的传说,人们为什么要在春节放鞭炮等,为春节的起源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作者还引用了大量古代文人墨客关于春节的诗词歌赋,从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到孟浩然的“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这些优美的诗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春节的重视与热爱,也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诗意的春节画卷。此外,书中还插入了多幅精美插图,如明代李士达所绘的《岁朝村庆图》、清院本《十二月月令图册》之《正月》图等,这些插图与文字内容相得益彰,为读者提供了直观的视觉享受。

事实上,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寓意。张志春先生通过对春节的解读,深刻揭示了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春节期间的各种习俗,如拜年、守岁、祭祖敬神、贴门神、请灶神等,都传递着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传统美德。这种文化传承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即使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对春节的深入解读,让更多人意识到春节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节日形式,更引发我们对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进行更多的思考。

“春天是没有国界的,春节也是没有国界的。”《春节简史》,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将春节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