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二版)
推进高质量生态修复。加强自然保护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管理。积极争取中央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国家级示范工程、省农田林网整市推进项目。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改革。加快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完成营造林1.6万亩,创建绿美乡镇4个、绿美村庄20个。修复废弃矿山6800亩。高标准实施西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三期、四期等项目,完成生态修复1万亩,搬迁安置群众6500人,着力把沉陷区变成生态体验区、绿色发展区。
加快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实施试点项目40个,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淮南范式”。深化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节能降碳升级改造,持续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家。探索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认证研究、绿电溯源和绿电认证。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公共设施照明新能源化。拓展新能源汽车场景应用,积极创建国家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试点城市、国家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
(八)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建设平安淮南。
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和治理机制,支持农商行在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逃废债行为。加强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完成“保交房”任务。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公共安全系统施治,提升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守牢意识形态阵地。
夯实本质安全基础。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深入开展科技赋能、工程治理、设备更新、源头管控行动,“一行业一策”实施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紧盯煤矿、危化品、自建房、消防、城镇燃气、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闭环解决风险隐患。统筹实施城乡安居工程,确保房屋安全隐患动态清零。深化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优化应急指挥和救援体系,动态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应急科普“五进”活动,加强基层基础和应急力量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六尺巷工作法”,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主动治理。充分发挥“E治理”平台作用,加快基层治理向小区延伸。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深化“警网融合+”新模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守护好群众幸福安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加强人民防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快推进基层武装机构规范化建设,着力抓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双拥共建等工作。支持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民族宗教、援藏援疆、外事侨务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九)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力促进就业增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推进创业淮南行动,争创省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7个以上。实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常态化开展“千企进校园、万岗进万家”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岗位供需精准高效对接,着力破解“有人没活干”与“有活没人干”的矛盾。加快推进“零工驿站”进社区进乡村,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以上。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着力提升教育质量。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推动“三名”工程提质扩量,优化教师业务能力评价机制,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适应人口变化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加强市区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和集团化办学,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造提升幼儿园12所、中小学155所。实施高中教学质量提升计划,以内涵式建设推进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深化课后服务供给改革,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健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完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加快建设健康淮南。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深化医改为动力、以示范项目为抓手,推动公立医院发展迈上一个大台阶。坚持全市“一盘棋”,组建市公立医院管理服务中心,专班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快市级龙头医院强院建设和县域医疗能力提升,统筹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市,小病在县区”。支持安理大一附院(市一院)做大做强、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甲医院,加快上海曙光医院淮南医院(市中医院)挂牌运营,推进市精神病医院新院区建设和市传染病医院改造提升,建成寿县新桥人民医院、凤台县人民医院新院。深化与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对接合作,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重点改革,不断增强群众看病就医的可及性、便捷性、连续性。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推进“医教研产”一体化发展,促进医疗事业和医药产业协同共进。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更好守护人民健康。
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时落实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等惠民政策。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全面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推进生育友好型城市建设,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开展婚姻登记、婚前检查、健康咨询一站式服务。整合资源,积极推动托幼一体化,新增婴幼儿托位3000个。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8家,提升农村幸福院、敬老院服务功能,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困难家庭住房保障,筹集保租房2904套。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构建重点困难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福彩、体彩和慈善事业。支持志愿服务、广播电视、地震、气象、档案、地方志、邮政快递、住房公积金、机关事务管理等事业发展。
各位代表!为民办事,是做事不是说事,老百姓心坎上的事就是政府要做的事。今年,我们将聚焦新生儿出生、入学、就业、退休、就医费用报销等群众关切的具体事,着力提升“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效能,持续优化12345热线群众诉求高效办理机制,及时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难心事,用一项项扎实有力的举措,一个个可感可及的变化,努力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安心放心舒心开心!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淮南赶超跨越的关键期。我们将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开门问策、问计于民,科学谋划事关淮南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重大产业布局、重大工程项目,精心编制汇聚各方共识、顺应社会期盼、引领未来发展的“十五五”规划,为淮南实现新跨越绘制好新蓝图。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走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树立勇争上游的雄心壮志,提高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能力素养,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提升忠诚尽职能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完善市政府常务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和重要政策解读转化机制,当好贯彻党中央及省市委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统计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制定府院府检联动重点事项清单,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坚持诚信施政,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
提升执行落实能力。加强政府系统学习培训,提升产业化思维、专业化水平、开放型理念。坚持想透、说清、干实,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打通执行层面堵点卡点,全面提高抓落实的效能。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真见效,事不避难、定了就办、办就办好。
提升创先争优能力。推进政府主要部门大科室制改革,加强业务整合、力量整合。增强政策敏锐性,发扬钻劲盯劲韧劲,练就研究政策、转化政策的真本领,把更多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主动拉高标杆、勇于争先进位,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劲,奋力开创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工作新局面。
提升廉洁从政能力。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老百姓可感可及。树立干事创业鲜明导向,为敢于担当作为者撑腰鼓劲,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精打细算过好“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扎实做好巡视巡察整改,持续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廉洁自律、干净干事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
各位代表!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勇毅前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南崭新篇章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