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疗环境中,慢性心力衰竭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心力衰竭属于一种心脏功能减退的病症,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的特点,它不仅需要专业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还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的悉心护理,但是很多人对于如何做好慢性心衰的居家护理并不了解,本文将为大家全面介绍一下日常居家护理的关键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您及家人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一、慢性心力衰竭究竟是怎么回事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这是由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心肌损伤,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终造成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该病的常见病因有冠心病、高血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对于心衰的治疗,不仅要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需要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以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如下。
1.呼吸困难:左心衰竭的主要症状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等。
2.咳嗽、咳痰和咯血:由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致,患者的痰常呈白色泡沫状。
3.乏力、虚弱、心悸:此类症状主要是因心输出量降低,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
4.泌尿系统症状:严重的左心衰竭时肾血流量减少,也容易出现少尿和肾功能不全的相应表现。
5.肺部湿啰音:由于肺毛细血管压增高,会导致患者有肺部湿啰音。
6.心脏体征:患者一般多有心脏扩大、舒张期奔马律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等表现。
7.消化道症状:很多右心衰竭患者会出现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
8.水肿:体静脉压力增高会使皮肤等软组织出现水肿,会先出现在身体最低垂的部位,为对称性凹陷性水肿。
二、慢性心衰患者的居家护理注意事项
1.合理饮食,做好营养支持
合理的饮食调整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居家护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以下是饮食建议。
低盐饮食:坚持低盐饮食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建议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2—5克,不要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
低脂饮食:减少脂肪摄入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心衰患者应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奶油等,尽量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且脂肪含量低的食物。
限制水分摄入:结合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严格控制水分摄入,避免加重水肿和心脏负担。建议患者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2000mL,包括饮水、汤、水果等所含的水分。
适量优质蛋白:要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摄入,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营养需求,可选择牛奶、鸡蛋、鱼肉等。
多吃蔬果:宜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如菠菜、芹菜、苹果、香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2.做好居家监测,观察病情进展
居家监测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一环。
体重监测:体重增加是心力衰竭最初的迹象之一,体重持续、快速地增长可能提示心衰恶化,患者每天可在清晨起床排尿排便、穿少量衣物后测量体重,如果短时间体重迅速增加(如3天内体重增加2kg以上),就需要尽快告知医生。
心率监测:每天记录好心率情况,就医时提供平时心率情况,对医生调整药物帮助很大。我们正常人的心率很规律,每分钟60—100次。可以使用电子血压计同时测量血压和心跳(脉搏),或者自己数脉搏来测量心跳。
血压监测:应选择可靠的臂式电子血压计,在每次测量前休息3—5分钟,采取坐姿将两脚平放于地面,桌子适当支撑手肘,手臂应与心脏同高。注意,袖口不能太紧,测量时请不要说话。每次需要测量同一侧上肢的血压,理想情况下,在间隔1到2分钟测量两次,之后取平均值。
3.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充足,这有利于心脏的恢复和调整,患者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不要熬夜。
避免感染:感染是引起心力衰竭发作的最常见诱因,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如肺炎。所以患者在外出时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室内也要经常通风,在流感高发季,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适量运动:患者每周坚持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耐力,但需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建议从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开始,再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心率和呼吸,如有不适,就要立即停止并就医。
4.遵照医嘱用药,减少不良反应
科学、合理用药很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用药建议。
严格遵医嘱用药:慢性心衰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如利尿剂、ACEI/ARB类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规律服用药物,不得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利尿剂的使用:利尿剂有助于减少体内液体潴留,减轻心脏负担,但使用利尿剂时,需要限制钠盐摄入量,不要吃高盐食物。每日体重变化情况是检测利尿剂效果和调整剂量的可靠指标。
ACEI/ARB类药物: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在用药时应监测血压、血肌酐和血钾水平,如出现异常就要及时就医。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对改善心脏功能很有帮助,在用药时,应监测心率和血压,如心率过缓或血压过低,需要告知医生,在医生的建议与指导下减量或停药。
总而言之,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长期性疾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管理和治疗,通过科学的居家护理,包括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希望通过本文的建议与科普,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管理和应对这一疾病,共同守护患者的心血管健康。 (作者单位系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