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控高尿酸血症

桑长茹

版次:A04  2025年01月10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全球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异常导致的代谢性疾病,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呈现高流行、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及沿海高于内地的趋势。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渐增高,相关统计显示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该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

高尿酸血症是指成人在正常嘌呤饮食情况下,不分男女,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高尿酸血症与膳食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尤其是长期摄入高能量食品、大量酒精和高果糖饮料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高尿酸血症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其中肥胖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尿酸血症的诱因有很多,如饮酒、过量的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摄入过多高蛋白含量的食物等等。疾病因素包括如尿崩症、唐氏综合征、镰状细胞贫血症等疾病,药物因素则包括如利尿剂、阿司匹林、左旋多巴等药物会影响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血尿酸增高。当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急性关节炎:好发于下肢关节,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痛风石:尿酸盐在关节内沉积增多,形成黄白色、大小不一的隆起赘生物,即痛风结节。肾脏病变:包括痛风性肾病、急性肾功能不全和尿路结石等。

一旦得了高尿酸血症会对人体带来很多危害。比如痛风会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独立预测因子,还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组织学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相互作用、且共同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来预防高尿酸血症。一是合理饮食、营养均衡:每天保证谷薯类、蔬菜和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和坚果摄入,食物品种每天应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每天多食新鲜蔬菜,推荐每天摄入至少500克,深色蔬菜应当占一半以上;鼓励每天摄入300毫升以上或相当量的奶及奶制品;应坚持低嘌呤膳食,严格控制膳食中嘌呤含量;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加工食品,不饮酒或限制饮酒。二是规律运动: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每周应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三是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对于肥胖患者建议把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kg/m^2,最好达到理想体重。四是增加饮水:纯净水、白开水是最好的选择,除白开水外,可适当饮用弱碱性小分子水,如苏打水、柠檬水等,咖啡和茶叶可以适当饮用。建议每日饮水量在2000~3000ml,保证小便量在2000ml左右,促进尿酸从尿液中排出。但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异常的人群,要根据病情限制饮水量。五是远离烟酒甜饮料:戒烟,也要警惕“二手烟”的危害。避免饮用黄酒、啤酒和白酒,葡萄酒是限制饮用类,但是为了不让痛风反复发作,最好是戒酒。大多数甜饮料不但热量极高,而且本身含有或代谢后产生果糖,间接增加血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水平。六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促进尿酸的排泄。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内分泌平衡,促进尿酸的代谢。因此,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七是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能够及时发现尿酸水平的异常,对于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尤为重要。

总之,饮食习惯是影响人体血尿酸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而言,降低尿酸,首选生活方式干预,坚持进行科学饮食和生活方式管理,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疾病。如果生活方式干预对尿酸控制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作者单位系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